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探讨

/ 1

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探讨

智兵兵

智兵兵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目的:探讨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52例14-44岁确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病因及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大部分患者能查到病因,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是常见的病因。结论: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复杂,高血压病、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及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这些因素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导致脑卒中的发生。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梗死;高脂血症;高血压病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1-0164-01

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呈现出发病“年轻化”的趋势。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多为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但近年来的临床工作中,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年型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为积极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次就我院在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52例青年型脑梗死患者的病因进行总结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探讨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1资料和方法

1.1本文收集的52例患者,均为我院近7年来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年龄在14-44岁之间,平均年龄36岁。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脑梗死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

1.2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本文中的5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如下方面病因及危险因素的探讨,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吸烟、酗酒、肥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口服避孕药、情绪应激等。

2结果

本文脑梗死52例患者中,男性46例,占88.46%,女性6例,占11.54%,说明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糖尿病为青年脑梗死发病的主要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见下表。

3讨论

虽然青年型缺血型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在逐年上升,但其病因及危险因素仍在探索中。脑梗死的最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1],青年型脑梗死患者多有高血压病、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及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而这些因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故本研究认为,不同于中老年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本身并非青年型缺血型脑血管病的常见原因。与中老年患者相同的是,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仍是青年型脑梗死的较为重要的病因,调查中显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比例较高,在45%以上,在这些高血压病患者中,部分病人有家族史,长期高血压损害小动脉,其内膜可见透明变性,类纤维蛋白样动脉炎等,易引发脑梗死[2]。糖尿病患者占11.5%左右,与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病变、血脂代谢紊乱等有关,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倍,且发生时间早,病情严重[3]。本研究结果显示,青年型脑梗死患者男性显著多于女性,与吸烟、饮酒有关,吸烟、饮酒可诱发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危险度随吸烟量增加而增加,大量前瞻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证实,吸烟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相对危险度2.5-5.6[4]。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复杂,有自己的临床特点,在临床工作中,通过仔细的询问病史及相关检查,大部分患者可找到病因,因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应予重视,特别是对有家族卒中史的青年人更应重视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另外,倡导青年人戒烟限酒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

参考文献:

[1]吕传真.脑卒中[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3,1(3):1-2

[2]司娟娟.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的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155

[3]张新连,张宁.青年脑梗塞的原因分析和康复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525-526

[4]蔡海江主编,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与临床[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88-95;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