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发展是教育均衡的必由之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学校特色发展是教育均衡的必由之路

李阶华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莞美学校523808

特色就是学校的生命力,特色发展是现实教育均衡的必由之路。关于教育均衡,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伟大思想。笔者认为,“有教无类”更深的内涵应指教育结果的公平,也即通过充分的、合理的教育让不同起点的受教育者最终都能实现提升,进而让受教育者之间本初的差距得到缩小甚至消除。现在我们所追求的均衡教育,就是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禀赋、个性都得以充分发展,并使之能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最终达到自我的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总之,笔者认为,教育均衡与特色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是相同的目标与不同的道路之间的关系。学校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创办特色学校,施行特色教育,才能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反之,如果学校的发展丧失了个性,就意味着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因此,特色就是学校的生命力,特色发展是实现教育均衡的必由之路。现就我校特色教育的实践经验,谈谈关于特色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学校的特色教育应体现时代特色

学校的特色教育应与现代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相契合,应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努力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首先要强调的是,特色教育并不等同于特长教育。教育的特色实际上就是学校教育活动特色的总的体现,它或表现在学校管理层面上,或表现在德育工作上,或表现在某些学科教学上,或表现在某类课外活动上。然而,不管是何种内容和形式的教育特色,其内部必然蕴含着一定的教育思想。学校特色的建设,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的汇聚与归一。要让学校的所有教师在某一教育领域呈现出理想与方式上的一致性。思想建设必须体现文化的丰富性与独特性,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如果学校缺乏这种思想建设,而只注重于学校的校舍、设备等硬件的建设,那么,学校就失去了学校教育特色建设的基本前提,并不能真正形成教育特色。如果把属于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办成专业式的“书法学校”“艺术学校”“体育学校”“职业学校”,不执行课程计划,一味地强化某一课程,以期办出特色来,那么更是对特色发展在实践和认识上的偏差。

二、学校的特色教育需以尊重人性为前提

我们知道,因为年龄发展、生长环境、身体发育等问题的影响,不同受教育者之间在性格特征、接受能力、道德水准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因此,均衡发展的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教育。学校要搞好“差异教学”“分层次教学”“合作教学”甚至“个别辅导”等面向未来教育的实验与研究,使我们的教育适合每位学生的发展。特色教育还必须体现个性化。与教育模式多样化相适应的,应是教育评价机制的多元化。长期以来,“一考定终生”“重成绩不重能力”等人才考核制度忽略人的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特长的差异,严重制约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选拔。因此,考试制度的改革就是推行特色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教育评价机制的多元化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社会评价的多元化。

我校的特色教育发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我校正积极探索“小班化”的办学模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智能优势和实际需要自订学习计划,自行安排学习时间,甚至安排课程和选择教师。我校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使老师都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本着内涵发展、人文见长的特色教育思路。我们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在适合自己层次的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保持学习兴趣。我们积极举办第二课堂,提倡既要从学生身上发掘出某方面的潜能,又要丰富学生的文史哲美等文化底蕴。

三、学校的特色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

1.要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性,提倡以兴趣为先导,学生自主学习。我们着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挖掘学生深层的学习动机。除了让学生不断去学习新的知识,还要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的状态。决不能以硬性灌输代替了学生好奇探索的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要尊重学生的智力发育规律,要能够理解和肯定人的多元智力。笔者反对教师武断地、草率地给学生下一个聪明或是笨的判断,反对老师给学生提一些超出智力发展阶段的学习要求,更不能因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不尽如人意而否定他在其他方面的学习能力。而正确的做法应是,弘扬每个学生的个体性和主体性,培养学生成功观,尽力使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在相应的层次里得到提高,尽力使每个学生特长得到发挥,尽力使每个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提升,尽力教会学生取长补短,避免因某一方面的不足或智能缺陷而影响到个性的健康发展。以上这些,才是特色教育的育人目标之所在。

在德育方面,我们应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道德完善的可能性,不应给任何一个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过早地给出一个粗浅的道德评判,我们号召每一位老师都能以“君子之心”去对待学生,甚至是犯过错误的学生。这样的理念也始终贯穿在我校日常的德育教育中。

3.要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要循循善诱,善于启发学生。循循是有步骤、有顺序、由浅入深的状貌,它体现的是教育的智慧。善诱,不是刻板教条,而是利用富有启发性的谈话,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钻研能力,培养学生追求真理、渴望未知的执着精神。

最后,笔者想强调的是,学校只有充分尊重上述教育教学规律,才能体现教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创出一条合理的、有效的特色教育之路,并最终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社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