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国内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赵婵娟杜晓玲李巧

赵婵娟杜晓玲李巧(通讯作者)

(海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教研室571101)

【摘要】目的综合探讨国内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国内2000~2011年间发表的22篇关于出生缺陷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累计病例5238例,对照10571例。结果多因素分析合并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先天畸形家族史3.81(2.48~5.86);孕期感冒发烧3.64(2.16~6.11);孕期病毒感染2.82(2.09~3.82);妊娠合并症3.3(2.59~4.21);孕早期用药4.79(3.14~7.31);孕期服用激素类药物5.39(3.20~9.08);孕期服用镇静止吐药5.22(3.45~7.92);孕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3.73(2.87~4.86)等。结论影响国内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先天畸形家族史、孕期感冒发烧、孕期病毒感染、妊娠合并症、孕早期用药、孕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等。

【关键词】出生缺陷危险因素Meta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054-02

目前,出生缺陷是发达国家引起婴儿死亡率的第1位原因,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引起婴儿死亡率的第2位原因[1]。我国妇幼卫生监测结果[2]显示,我国先天性发育缺陷总发生率为13.07‰。近年全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约有20万~30万肉眼可见的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至数年发现的患儿,出生缺陷总病例数高达80万~120万,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是世界上先天性发育缺陷高发的国家之一[3]。因此,探讨影响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继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干预出生缺陷的发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大量的研究虽然发现不少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但也存在着研究因素分散和结果不一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2000~2011年间公开发表的22篇关于出生缺陷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再分析,探讨影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出生缺陷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根据文献筛选要求收集国内2000~2011年间公开发表的22篇关于出生缺陷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检索词包括出生缺陷、先天畸形、危险因素、影响因素及病例对照,检索语种为中文。

1.2统计学分析方法:将全部文献按照Meta分析的要求整理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转换,对不同数据类型全部转换为OR及其95%CI的形式,若文献仅报告β及其95%CI或OR值及其95%CI,则效应量β=lnOR,效应量的标准误SE=(ln区间上限—ln区间下限)/3.92;对研究文献进行一致性检验;若效应的总体水平相同则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如效应的总体水平不全相同则应用随机效应模型。

2结果

2.1研究资料基本情况:共检索到63篇文献,按照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纳入本次Meta分析的文献共有22篇。累计病例5238例,对照10571例。具体数据见表1。

表122篇文献基本资料

2.2文献的齐性检验:对23篇文献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孕期被动吸烟、孕期接触农药、营养状况差、不良孕产史、孕期感冒发烧和负性生活事件P值均小于0.01,并且I2都大于70%,表明这些研究因素均不齐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式进行OR值的加权合并。其余研究因素满足齐性要求,故选用固定效应模式进行OR值的加权合并。结果见表2。

表2合并文献分析的一致性检验结果

注:孕期病毒感染指巨细胞病毒感染、风疹病毒感染

2.3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多因素Meta分析结果:从表3中可以看出,选取的各因素与出生缺陷的合并OR值经过Z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多食肉蛋豆奶的OR值小于1,为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其他均为危险因素。

表322篇文献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多因素Meta分析结果

3讨论

目前认为出生缺陷主要有两大原因[4],一是遗传因素,约占25%;二是环境因素,约占10%,大多数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两种因素同时存在再加上原因不明者,约占65%。本次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孕期被动吸烟、孕期病毒感染、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居住地有环境污染源、孕期接触农药、孕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营养状况差、父亲接触化学类物质、母亲接触化学制剂、先天畸形家族史、妊娠合并症、不良孕产史、孕早期用药、孕期感冒发烧和负性生活事件均为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与国内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6]。

本研究只是对目前公开发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合并,并不包括未发表的文献,且不同研究对危险因素的选择并不一致,这就造成没有办法将所有的危险因素均进行合并分析,如民族、居住地、职业等。本文只对各文献的多因素结果进行合并,尚未将单因素合并结果与多因素结果进行比较,期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度。

参考文献

[1]EduardoECastillaandledaMOrioli.PrimaryPreventionofBirthDefect,http://www.edu/superl/lecture/leCO212/002.htm.

[2]毛萌,朱军.出生缺陷检测研究现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6):801-803.

[3]郑晓瑛.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战略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1,10(2):77-80.

[4]李颖,杨柳,杨文方.中国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2(183):755-756.

[5]王玉梅.西宁地区35例出生缺陷儿病例对照研究[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2,23(1):23-24.

[6]TorfsCP,KatzEA,BatesonTF,etal.Maternalmedicationsandenvironmentalexposuresasriskfactorsforgastroschisis[J].Teratology,1996,54(4):84-92.

[7]李栋,赵仲堂,姜宝法,等.先天畸形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2):1484-1486.

[8]覃丹丹,仇小强,曾小云,等.围产儿出生缺陷的Logistic配对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9):1061-1062.

[9]仇小强,曾小云,覃丹丹,等.广西七城市围产儿先天畸形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6):512-515.

[10]孔令斌,张作记,戚厚兴,随桂英.儿童出生缺陷发生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4):435-436.

[11]杨海燕,段一鸣,岳兰,等.先天畸形孕早期42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J].武警医学,2004,15(8):625-626.

[12]李栋,吴多文,许琨.城市地区先天畸形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5089-5061.

[13]白亚娜,屈燕,胡晓斌,等.出生缺陷致病因素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5):44-46.

[14]孔令斌,张作记,戚厚兴,等.儿童出生缺陷发生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4):43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