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与温热区施工中暑情况的对比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1

寒区与温热区施工中暑情况的对比与建议

宋范吕雅心①吕海霞②

(66188部队,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目的分析某单位从寒区到温热区施工夏季中暑情况,为温热区施工预防中暑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数据统计表和对比法,将4年来夏季某施工单位出现中暑人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人员从寒区到温热区施工后,2017年度夏季中暑发生率较前3年同期显著增加。建议做好温热区预防中暑保障措施,科学合理安排施工。

关键词:寒区;温热区;中暑;对比;建议

1一般资料

1.1资料来源某施工单位2014~2017年4年间夏季发生中暑人员。

1.2中暑分类依据[1]

1.2.1先兆中暑表现为口渴、头晕、胸闷、心悸、四肢无力、体温正常或略高,通常体温37.5℃左右

1.2.2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又表现为面色发红,皮肤灼热,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发热往往在38.5℃左右。

1.2.3重度中暑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烦躁或精神错乱、肢体抽搐及昏迷等,体温常在40℃以上。

1.3寒区和温热区划分标准依据民政部驻地区划分类标准。寒区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新疆和河北的宣化(含)、山西大同(含)、陕西榆林(含)、甘肃兰州(不含)以北地区以及四川的二郎山以西地区。其余为温区或热区。

1.4发生中暑情况资料统计见表1

2中暑人次对比

2.1按年度同期中暑人次对比2014年度为178人次,2015年度为177人次,2016年度为162人次,2017年度为280人次。

2.2按任务对比2014年室外作业中暑合计151人次,其余各类中暑合计27人次;2015年分别为153人次和24人次;2016年分别为149人次和13人次;2017年度分别为224人次和56人次。

3结果

3.1按年度区分对比结果在寒区2014~2016年3年间夏季同期中暑发病情况大体一致。2017年度施工单位从寒区到温热区后,与前3年同期相比中暑发生率显著增加,并且以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增加显著。

3.2按任务区分对比结果从寒区到温热区施工后,发生中暑人次较多的仍然是室外作业人员。

4讨论

4.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力和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中暑[2]温热区夏季平均气温明显高于寒区6~10℃以上,施工人员身体适应新的气候特点需要一段过渡期。在此期间许多人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烦、多虑、出汗多、失眠和疲乏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这样导致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从而容易发生中暑。

4.2人员未适应高热环境,身体耐热能力下降易发生中暑[3]施工单位必须按预期完成任务,从寒区到温热区后立即展开施工作业,人员身体还没有完全适应高湿热环境而身体素质明显降低,耐热能力下降从而人员易发生中暑。

4.3室外作业人员,身体大量出汗,体内缺水易发生中暑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丢失得不到及时补充,体内热量散发途径减少,从而室外作业人员更易发生中暑。

5建议[4]

5.1增加降温设备,为施工人员作业后尽快恢复体力提供物资保障如宿舍和餐厅安装风扇甚至空调,使他们能够得到充分休息,尽快恢复体力,防止疲劳累积导致中暑。

5.2厨房调剂好伙食提供富含维生素B、C食物,增加新鲜蔬菜和瓜果的供应量。减少高油高脂肪食物,从而减少人员热量的摄入。

5.3鼓励人员多饮水教育人员不要等口渴时才饮水,休息间隙补充丢失水分和生理需要量,减少虚脱的发生,必要时饮用含盐及其他矿物质饮料。施工休息间隙炊管人员充分供水,必要时供应绿豆汤等。

5.4科学施工炎热天气,每隔1小时休息10~15分钟,根据当日气温调整施工项目。

5.5关注施工重点人群室外作业人员是夏季中暑的高发人群,多关注这些人员,防止发生中暑意外。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92-995

[2]王怡波.常见的“陌生杀手”[N].中国青年报,2013.08.12(01版)

[3]邱仞之,万为人.热环境下越野锻炼增强抗疲劳能力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2,29(2):128~130

[4]谢立志,叶巧亮,吴惠琴.中暑患者25例急救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7):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