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活饱含热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1

对生活饱含热爱

丁佐宇李杨

火箭军指挥学院湖北武汉430012

21岁的安德烈在给MM的信里写,“你知道我的人生处境吗,MM?我其实已经在面对人生未来的压力和挑战——学业和事业的,但是在家中,只要我和你仍住在一起,我还得像个十二岁孩子一样被看待。”“你的房间好乱!”你说。“功课做完啦?”你问。“两点了,该睡了吧?”你催。我汗颜,这简直就是我的生活写照,如今我26岁,校园生活仍没有结束,21岁已然过去了五年,在家的时候,我仍过着安德烈口中描述的日子且从没觉察到有什么不合理,可是突然间这样的生活被撕开了一个口子。

《亲爱的安德烈》了收录了台湾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德国籍儿子安德烈的三十余封书信往来,这三十余封书信往来间,安德烈从十八岁长到了二十一岁,不似传统母子书信浓情脉脉互诉衷肠,书里多是安德烈的人生困惑,思索,纠结,我差异,在我看来不谙世事的十八岁,他有那么多的想法是我如今都不曾深入考虑过的。

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对物质的占有,是否道德?安德烈问MM”有些人做一天的工还不够吃的,而我只是上学,什么工都不必做,生活舒服的像个小王子一样,我可不可以心安理得呢?”可不可以心安理得是我从来没考虑过的问题,有能力养活自己之前,父母给与什么,我就理所应当地接受了什么,有能力养活自己之后,父母补贴我我也理所应当接受,对自己价值的衡量,对亲情付出的感恩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我所付出的劳动是否可以让我心安理得地过现在的生活?父母的付出,我是否仍能理所当然地接受?

当对权威产生质疑,我是否有勇气反抗,如果反抗,我有没有达成目的的智慧?安德烈不欣赏他的英文老师,“我甚至觉得从美国回来以后我的英文就停止进步了”他在信里这么跟MM说,所以他上课睡觉,拒绝交作业,老师恼怒,怀疑他“嗑药”,而他试图在短时间内扳回成绩从而让老师理解反对他是因为他教的太烂。少年的困惑抛向中年的龙应台,她没有正面进行回应,她说这个世界多的是见风使舵的投机者,在她表达他欣赏安德烈反抗权威时追求的勇气和智慧的同时,她要求安德烈思考反叛的后果,什么语言可以和对方沟通,反叛的目标是什么。我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困惑,可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要思考“目的,方法,后果”。

努力的意义何在?安德烈在一个无星无月只有海浪声的阳台上突然问MM,如果我成为一个最最平庸的人,你会失望吗?对这个问题的恐惧是我整个学生时代前进的全部动力,尽管如此,我高考仍然失利了,当时母亲的埋怨,家人的失望,是我终生都难以忘记的伤痛,是的,我让你们失望了,尽管我那么努力地拼过。可龙应台回复安德烈的话让我觉得豁然开朗,她说“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当你的工作在你的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所以,我的努力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对自己负责,这样的努力让我有选择生活的权利。选择快乐的权利。

安德烈的弟弟菲利普告诉MM他发现了一件大事,在龙应台的华人朋友圈,只要MM在场,即便别人问的都是关于他的问题,但他们也会去问他的妈妈,并用第三人称称呼他“他多大了?他读几年级,他会中文吗,“诸如此类,仔细想想,确实这样,在我的圈子里,不管你几岁,在父母身边,你没有身份,没有声音,由”大人代言“我身边不乏这样的人,二十多岁大事小事都要问过父母意见之后再做决定,我们二十多岁了,有能力为自己负责,是完全独立的个体,何必向藤蔓一样依附于父母呢,这样的现象,东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是一方面,孩子们自身思想的成熟程度是决定因素。

26岁的我,没有像18岁的安德烈那样思考过问题,甚至不像16岁的菲利普那样有个体独立意识,这么多年,我努力学习,服从各种约束制度,可是学校在给我知识的同时,人格的培养和思想的建立好像缺失了,以前听过这样一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即使这样,26岁,为时不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