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骨科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效果评价

王兰菲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目的:评价骨科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1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镇痛治疗的有效率明显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骨科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治疗,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镇痛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骨科;术后;镇痛泵;护理效果

【Abstract】0bjectiveToevaluatetheorthopaedicpatientsclinicalnursinginterventioneffectofpostoperativeanalgesiapump.Methods180patientswithorthopaedicsurgerywererandomlyp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comparedtwogroupsofanalgesiainpatientswithefficientandtheincidenceof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Resultscomparedwithcontrolgroup,theobservationgroupanalgesictreatmentefficiencyincreasedsignificantly,significantlylowerincidenceof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P<0.05).Conclusionsorthopaedicpatientspostoperativeanalgesiapumptreatment,givecorrespondingnursingintervention,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analgesiaeffect,reducetheincidenceof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

【Keywords】Theorthopaedic,Postoperative,Analgesiapump,Nursingeffect

疼痛是大多数骨科疾病患者的共有症状,严重的术后疼痛可导致器官功能改变,如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并可导致内分泌、代谢和免疫功能改变,影响术后患者的身体恢复,而且对于患者的生理功能、术后早期锻炼的进行以及患者身体内环境的稳定等都具有不良的影响作用【1】。镇痛泵以其可控性好、用量少、血药浓度稳定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骨科术后镇痛治疗中,但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恶心、呕吐、腹胀、尿潴留、低血压等。为此,对我院180例接受镇痛泵镇痛的骨科患者,予以科学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骨科诊治的180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18.6-72.8岁;其中四肢手术58例,髋部手术20例,腰椎手术12例。观察组中,男62例,女28例;年龄19.2-74.9岁;其中四肢手术60例,髋部手术22例,腰椎手术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原发病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术前给予常规准备,均为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并连接镇痛泵,镇痛泵药液为0.2%丁哌卡因5mg、咪达唑仑5mg,以及芬太尼0.3mg,溶入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以2mL/h的速度给药,保留48h,将硬膜外导管和注射泵拔除。对照组术后拔除硬膜外导管,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给予常规止痛处理。

1.2.1观察指标及镇痛评分标准

对两组镇痛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按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剧烈的疼痛,让患者根据自己感受到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评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2】。术后并发症:主要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胀、排尿困难、受压部位皮肤红肿、瘙痒、肛门排气等。

1.2.2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所使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见表1

3护理

3.1术前:做好镇痛泵的宣教,良好的心理状态可提高机体对麻醉及疼痛的耐受能力,教会病人正确合理使用镇痛泵及了解使用镇痛泵的作用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十分必要。我们通过术前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了解镇痛泵的相关知识,明确其应用目的,在使用中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可稳定病人情绪满足病人安全感,增强心理舒适感,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3.2术后:导管脱出是术后最常见的情况,可致术后镇痛失败,在镇痛护理中,固定镇痛管,避免脱落移位是护理关键。病人返回病房后,要认真与麻醉师做好交接,检查导管固定情况,防止牵拉扭曲,加强巡视,进行翻身,更衣等操作,要细心,防止滑脱,我们对术后采用镇痛泵病人翻身时采用先侧后移的方法可延长硬膜外镇痛泵的留置时间减少非计划性质留置镇痛泵的滑脱。对于静脉镇痛泵病人要注意观察静脉针有无移出血管,针头有无阻塞,三通是否关闭等,治疗中需防止药液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

3.3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3.1压疮的预防:病人术前紧张导致睡眠不足,术后用镇痛液降低病人对疼痛的敏感度,加上被动体位,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协助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督促病人每2h翻身一次,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和皮肤的完整性。

3.3.2恶心、呕吐的护理:阿片类芬太尼对延髓呕吐中枢化学感应器的兴奋作用,是引起呕吐的主要原因,故术后应平卧头侧位,禁食24h【3,4】,一旦发生恶心呕吐,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避免呕吐物引起窒息,同时用双手按压切口两侧,以保护伤口,并调节补液滴速。呕吐严重者应通知医师,并按医嘱给予胃复安,昂丹司琼注射液。

3.3.3低血压的护理:镇痛期间30min至1h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一次,使脉搏保持在60次/min,收缩压不低于90mmHg,若血压低于基础压10%,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当血压低于基础血压20%,则应暂停使用镇痛泵,同时护士应指导病人或家属在用镇痛泵时追加用药最多不超过9次,防止药量过大而引起低血压。

3.3.4镇痛不全的护理:由于患者对镇痛泵的高估,认为使用了镇痛泵就一点疼痛的感觉都没有,所以使用前做好宣传,翻身感觉疼痛时就要按键加压给药,不能等至疼痛剧烈才应用,护士经常巡视观察,检查导管是否畅通,硬膜外导管是否滑出。

3.3.5呼吸抑制虽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很少,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主要表现为呼吸变浅、变慢,血氧饱和度下降,可能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发生呼吸抑制的主要原因PCEA过程中止痛药芬太尼对呼吸有直接抑制作用【5】,必须把观察重点放在术后6h。患者常规吸氧12—24h,注意呼吸率、节律和深度的变化,鼓励患者深呼吸。适当降低止痛药的浓度,对原有呼吸系统疾患的患者应提高警惕【6】

4讨论

笔者通过对骨科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进行疼痛治疗与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在各时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泵以其用药量少、血药浓度稳定,以及镇痛可控性、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术后的临床镇痛中。但仍应注意以下几点:术前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给予有效心理疏导,缓解其内心恐惧,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术后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对镇痛泵使用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镇痛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瑞盈,刘俊杰,刘玉辉.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泵应用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2,(02):56-58.

[2]李武平.外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黄汉琴,高艳芳,陈素珍,等.硬膜外镇痛泵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5,8(4):34-35

[4]陈剑青,杨晖.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3):369-370

[5]朱斌,叶铁虎.靶控输液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3,24(1):6-9.

[6]顾春红,孙巍,张晓萍.颈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9):23-24.

作者简介:

王兰菲,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