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牟燕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牟燕

【中图分类号】G648.62【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9-0019-02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当今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他们对学习、教师和课堂的理解也各不同。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有如下类型:一种是教师相当严格,课堂学习气氛浓,学生情绪高度紧张;一种是课堂管理松散,教学氛围轻松,学生学习毫无压力。前者学习效率较高,但教学的艺术性不够,对学生的个性成长也不利;后者课堂看似轻松,然而教学效果低下,学生易形成纪律观念淡薄、自由散漫等不良行为习惯。

如何真正的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培养,情操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完善。良药不一定苦口,现代新型教学,新型师生关系提倡艺术性的教学,科学的进行课堂管理。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谈谈。

一、提升人格魅力,彰显教师风采

作为教师,从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演讲者、演员、服务员的角色,不是单纯的给予,而是靠着自身的导引让学生在未知领域里尝试着开发出更多知识宝藏。但如何做好这样的导引,这正是是教师教学的魅力和技巧。

(一)合体大方的穿着打扮。当教师作为一个教学主导者进入课堂,他的外表是和学生最直观的开场白。它彰显了教师的个性、态度、心情,也渗透出教师的风度和内涵,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态度,学生也将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影响着他的听课态度。所以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合体的打扮是最基础的,也是必要的。

(二)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处事方式。当代课堂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还有着“教为主”的主体意识,课堂上一切教师说了算,学生不可以做的教师可以做,诸如,吸烟、迟到早退、跷二郎腿、扔粉笔头、打击侮辱学生、变相体罚、情绪化教学,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间接体现出了教师素养的高低,大大降低了教师的人格魅力。要真正的在学生中形成正面影响,让学生在无形的感化下主动的去学习探索,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调整自己:

一是严格要求自己,让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二是牢记自己的教育使命,为人处事坚持自己的原则;三是学会把自己放在一定的高度,以高要求约束自己。

(三)较高的人格素养和道德情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一位传道授业的智者,也是学生言行的楷模。较高的人格素养和道德情操不仅可以为学生的言行形成一种向导,也为自己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加分。教学过程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知识的本身在多种合力的推动下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吸收,教师的人格素养和道德情操,是促进学生接受知识的一个关键的因素。

(四)独具一格的个性特点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有的教师上课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然而课堂上依旧是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学生有的打瞌睡,有的说小话,有的走神;有的教师看似有些不在话题上,但学生能始终跟着他的思路走,下课甚至不用花太多的经历去复习也能记住八九成的知识,这就是教师的独特的魅力所在,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又轻松有效。

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朝气活跃的教师从他一走上讲台,学生也会跟着精神抖擞,整堂课的活力较足,反之则效果完全相反。

二、掌握语言技巧,做好课堂润滑剂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的合理有效的使用,对一堂课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简明扼要,准确有效。课堂上的时间相当宝贵,教师的表达一定要抓住重点,简单明了,而且表达要准确,可以让学生听懂,这是对教师语言最基本的要求。

(二)幽默风趣,紧张活泼。没有笑声的课堂是可怕的课堂,不能赢得学生笑声的教师是失败的教师。课堂上,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适度引用课外小幽默调节课堂气氛或者丰富知识容量,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教师利用有特色的语言表达,把生硬、枯燥的知识生动诙谐的讲解出来,这对学生来讲是一大福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三)注重情感交流,把握学生心理。课堂教学的过程决不是一个单一的知识传递的过程,它包括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个性的熏陶、情感的交流等。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必须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因学情而施教,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促进师生的感情,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三、利用巧妙提问,调动学生思维

课堂提问是有效管控教学过程,保证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有效的利用课堂提问可以起到明显教学效果。

(一)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问。教学重点教师往往会多次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学生学生易混淆,但如果教师在强调时配合课堂提问,学生一定会更加印象深刻。同时,对教学难点提问,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二)用巧妙的语言合适的方式提问。学生面对教师的提问,有时候知道答案反而答错了,有时并不很清楚答案,居然可以正确的表述出来。这绝不仅是偶然因素,教师提问的方式和语言的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能够准确巧妙,激励性的提出问题,给学生一个有效的思考渠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正确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公平公正的进行课堂提问。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习惯性的只请成绩好或成绩差的学生,位置比较靠前或者班干部回答问题,这样的话,经常受到关注的学生会有一种优越感,不受重视的学生可能会变得消极,对这门课失去信心和兴趣。而且就课堂教学整体而言,这样的课也是相当失败的。

四、合理奖惩制度,提高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会有表现好和差之分,有的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如智力的高低不一、学习方法的科学与否、学习进度快与慢;有的受主管因素的影响,如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等。课堂上,对于受客观因素影响的不易直接批评表现不好的学生,可以间接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这样既不会伤害到后进生,也鼓励了优秀学生。对于受主管因素影响的,可以采取适度的批评和惩戒,如学习态度不端正,积极性不高之类,这样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督促他们积极改正。

五、科学教学过程,保证松弛有度

科学的设计教学,有效的保证教学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有效操作性。

(一)适度并有弹性的安排教学知识量。一堂课的信息量太大,学生会消化不良;信息量过少,会让学生“吃不饱,喝不足”,失去学习动力和兴趣。但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进度是不一致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容量的准出上,实行弹性安排,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满足最适合自己的“饭量”。

(二)合理有创意的安排教学步骤。多元化时代,学生个性也朝着多元化、复杂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既要把握学生发展的规律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又要结合学生个性,有创意的安排每一个环节。如结合知识点增加游戏竞赛环节,增加讨论环节,增加情景表演或现场展示环节,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课堂活力,让那个整个课堂热闹而有序,紧张而有效。

(三)活泼的教学手段和轻松的教学氛围。在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教师合理利用多种的教学手段会让学生倍感新颖,提高学习兴趣;课堂始终保持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会让学生爱上这位教师和这门课。学习兴趣有了,教师有效管控知识量和教学过程,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