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理论与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浅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理论与技术

魏宝华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102600

摘要:结合工程实践经验,论述了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在此基础上,从多角度较为详细的论述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及防治措施,希望对于今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地质灾害;灾害特征;防治工程;施工技术

1前言

经过统计,当前全世界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问题层出不穷,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如果不加以重视,则会影响到人类未来的生存问题。在本世纪进入90年代以来,人们逐步树立了“地球村”的概念,都在为世界环境保护问题而不断努力,非常重视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寻求各种有效措施来充分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在环境保护中,地质环境保护则是一个重要方面,应该树立减轻地质灾害就是增产的认识,灾情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存在非常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工程设施、生产装备遭到破坏,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1]。这里结合实践经验,基于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重点论述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我国地大物博,拥有非常复杂的地质条件,生态环境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另外,考虑到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偏低,这样的背景下,具备的承灾能力有限。总体来看,呈现出灾害问题频度高、分布广、损失严重、强度大、类型多等复杂性。根据相关资料分析,我国的地质灾害种类非常多,包括:地面塌陷、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滑坡等,其中,经过统计,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来说,大约能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左右,最为严重的地区则是西北、西南地区。这里通过地面变形和地面坍塌为例进行相关的说明[2]。

根据一般情况,可以将地质灾害分为两类。第一种则是第一环境问题,也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于是由于自然环境所引发,表现特点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二种则是第二环境问题,也就是人为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人类的蓄意活动而造成的。随着人类的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地质灾害问题日益突出。通过成因分析,可以看出,人类行为的原因占到所有地质灾害的一半以上,大部分则是由于人类不断对于地下能源的攫取所致。

在地面变形中,主要涉及到的包括地裂缝、地面塌陷以及沉降问题。当前,经过统计,我国大约超过70个城市有这样的问题,明显的灾害问题的地区超过30个,经过测量,最大沉降量能达到接近3米距离。部分城市则单独存在,部分则是相互紧密联系而成为地面沉降带(区)。从我国的地质条件考虑,存在地面塌陷的原因如下:一是,由于较为活跃的表面岩溶活动;二是,地下矿产资源不合理的过度开采所致;三是,地下水大量抽取所引发的地面下沉。

在地面塌陷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存在较薄的松散盖层,一般都是以砂石为主,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这样往往呈现出“天窗”地段;在岩溶强烈发育下,形成溶岩分布地带;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存在地下水的主径流带或岩溶管道上;埋藏较浅的岩溶地下水位;靠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及防治措施

3.1主要施工措施探讨

经过统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具有鲜明的特别,比如,采用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技术则能体现出施工工艺方面的复杂性,采用抗滑桩技术则能体现出隐蔽性特点,在进行滑坡防治工作中,可利用挡土墙,也可采用桩形式,这样则表现出多样性。所以,应该重视施工工艺特点,应该从相似工程基础中寻找工艺流程、施工工法以及工序等方面,进行相关对比以及借鉴处理,一般来说,可以从现行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中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一,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可以参考相关工业、民用建筑中的涉及到的地基工程质量,比如相关的高切坡、深基坑、地基基础等方面的参数设置规范;第二,在《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中,可以遵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涉及到的技术规范;第三,在《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中,可以借鉴水利工程中相关的地基基础、土石方、岩土工程中相关的规范标准内容;第四,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中,应该结合各类建设中的相关关于坍陷、滑坡、崩塌等方面的运动模式、防止措施来参考。

3.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践

第一,应该重视做好防治工程设计工作。在进行防治设计中,应该结合具体的工况要求,弄清楚不稳定斜坡、滑坡或者崩塌存在的原因,了解其具有的运动模式,从而更好地掌握防治目标。在确定防止途径的过程中,一定要从致灾的成因出发;结合实践中的灾害程度来进行防治工程的强度以及工作内容。

第二,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方面,应该从实际的工程勘查设计规范出发,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来实施,准确分析相关的防治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以及资料。结合当前的工作实践,包括的防治地质灾害有:护坡工程、支(拦)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排(截)水工程以及搬迁等方面,这些不同的工程都有着不一样的措施,应该予以注意。

第三,在地质灾害工程实践中,应该从工程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以及避让措施等几个角度进行考虑。对于工程防治来说,这则是进行防治地质灾害重要内容,应该明确其使用的方式和条件,一般来说,针对小型土质滑坡条件,则是采用削方减载护坡、前缘支挡以及滑坡后缘地表排水等措施;而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该紧密结合地质资料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对于生物防治措施来说,也就是进行植树造林的措施,保证实现种草护坡的要求。从长远角度来看,其具有投资低、应用范围大,能够保护区域生态平衡化发展,使得自然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能够具备较长时间的防治效果,但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结合自然经济条件的客观条件,封山育林主要适用于水土流失、地面塌陷以及泥石流的地区,这样能够降低灾害发生频度,减小经济损失。在避让措施方面,主要涉及到雨天避让、搬迁避让两种方式。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用越来越多,也获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在信息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必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金文.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低碳地产,2016,2(11).

[2]金梅,何莉,刘照艳,等.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产业化发展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6,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