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的分析史东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基于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的分析史东方

史东方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配电/农电分公司江苏南京21110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在给电力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自动化技术的冲击下,也在不断的进行变革。但是,从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配网运行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因此,解决配网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管理的角度出发,重点阐述了我国优化电力系统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并对我国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配电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管理

1.我国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现状

我国供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动化配电系统存在着不同的模式,配电系统线路建设方面实现了树状布局,然后利用分段器和重合器对电压进行制动转变,将高电压转化为日常生活中所需的电压,这种自动化配电方式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将其从电力系统中隔离,利用其他方法实现继续供电。配电系统的树状模式发展,在配电过程中对电力系统中的相关设置进行节约,使得配电工作变得非常简单,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能降低配电成本。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供电的环境也要进行考虑,在城市和乡村供电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电能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道路越来越拥堵的情况,因此,利用多环网络线路能够实现供电的合理化,同时满足城市发展中对电能的需求。

2.配电自动化的内容

2.1变电站自动化

城市变电站是一个综合自动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和城市的网络兼职是改造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需要做好变电站的工作,确保每个环节都不要疏漏。变电站是城市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整个城市的电力发展任务,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现在,随着人们用电的增多,对于电机组的投运和发展需要更高更强的技术水平。因此,在现代化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我们需要对电气的安全进行合理的控制,对于人工操作的程序需要严格把关,确保安全运行,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

2.2馈线自动化

所谓的馈线自动化是指配电过程中的自动化,这是我国一项新兴的技术,它包括对于高压、中压、低压三个范围的自动化发展,通常是从变电站的二次出口处进行配电设置的,因此配电性能越高的馈线自动化越能满足当前的发展水平。

3.配电自动化系统及装置

3.1配电自动化系统

现代社会,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配电自动化是指在配电的过程中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进行的配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配电网完全是在检测和控制下进行的,因此对各个监督部门的要求十分严格,需要将供电部门、计量部门等相关部门有效融合,从而改善供电的整体质量,做好价格的工作性,保证电力经济的有效性,整个企业管理的可行性。配电自动化的内容丰富,主要包括馈线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配电管理系统自动化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在各种技术和参数上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保证整个集成系统的有效进步。

3.2配电自动化装置方面

一般的遥感方式都是三遥和四遥的方式,而根据不同的客户需要,在配电自动化的过程中,会采用特殊功能的方式和类型,以便更好的发挥自动化的程度。对于一些需要集中进行处理的方面,我们需要在主站的参与下,依靠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自动进行供电管理和提高。

4.配电自动化管理的介绍

4.1信息管理功能

配电自动化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便是信息管理。在这里信息会被不断的使用并不断更新,形成一个与配电系统相匹配的准确而完整的数据库,便于工作人员提取、储存或者修改数据。

4.2安全管理功能

安全管理的目的主要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发生故障后减小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出现故障会自动的进行修复操作,如故障识别和恢复供电。出现永久性故障时,安全管理就发挥其作用,能够很快的识别障碍线路,馈电线断路器自动跳开并且隔断障碍路线,通过对障碍电路的分析再次建立让非故障路线正常运行的新的配电系统[4]。配电系统普遍的都是采用放射型的运行方式。用电负荷量达到一定额度时,馈电线基本都会自动连接起来,让用户有备用电。

4.3加速电网建设的步伐

电力系统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电力,目前对电力的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提高电网传输容量、电网安全性能以及电压质量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根据城市的特性其配电系统要实现环网结构,实现互相供电的功能。运用配电自动化技术,优化电力系统,实现局部停电。在已经形成的配电体统上进行精改革,合理的重装监控设备、故障提示器、以及各种智能型故障检测设备,尽量控制配电系统少出故障或者出了故障能及时修复。加快电网建设的步伐,要推广使用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完善带电作业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作业要求,提高带电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扩大带电作业的市场。定期对电力系统设备进行排查和维修,进一步增强配电自动化水平,提高电网的安全性能。

5.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的管理对策

5.1将配电功能实行分层式布置

传统的电力系统配电方式主要是采用配电网节点之间的点对点式通信技术,这种技术是较为落后的,也不利于配电系统的发展,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采用先进的载波通信技术,利用DPS来实现实时译码,最终达到分层式布置的目的,极大地提高配电系统的工作效率。

5.2增强配电网的自我保护功能

当前配电系统的自我保护功能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针对这一点我们急需提高配电系统的自我保护功能,这也是未来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一个发展趋势,主要的发展方向就是采用SCADA、GIS和PAS技术来真正地实现整个配电线路的现代化管理,加强线路的监控以及故障的发现和处理功能,最终确保配电线路的安全。

5.3提高电能的质量

质量一直是人们追求的一个主要指标,这一点在电力的使用过程中也不例外,这也给我们的配电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有鉴于此,我们在配电系统中实现自动化的过程中应该加强配电线路供电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可靠性,提高电能的质量。

5.4主站式一体配电系统

主站式一体配电系统也是未来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配电系统的集成性,完善配电系统的各个方面,建立强大的数据库资源,真正地实现配电系统的主站式一体化。

5.5提高配电网的自我诊断能力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为了能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测,一定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系统监督系统,方便在电力输送的过程中,对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测、了解、修复以及记录,并且及时有效地处理系统的故障问题,为供电系统的高效、顺利运行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一定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自我诊断能力,确保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对设备运行的实时监督和管理,从而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结语

总之,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电力系统中运用配网自动化技术时,一定要提供可靠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并且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晨.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分析[J].机电信息,2013,(24).

[2]黄国泳.浅谈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3,(16).

[3]哈长发.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