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全髋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

吴顺凤

吴顺凤(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三科江苏常州213001)

【摘要】人工髋关节可保持关节的稳定性,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能解除疼痛及适当调整双下肢长度等,近期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手术。其疗效除与技术的优劣有关外,还与手术前后的护理密切相关。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对30例髋关节疾患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由于加强了术前、术后护理,从而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全髋置换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217-02

1临床资料

1.1对象资料

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骨科进行THA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8~82岁;股骨颈骨折11例,骨性髋关节炎7例,股骨头无菌坏死7例,股骨头骨折5例。

1.2手术方法

手术均采用髋后外侧切口,应用第三代骨水泥技术,把人工假体固定于股骨上段骨髓腔内,骨水泥干涸后加强固定大、小粗隆骨折块,关节复位。

1.3结果

本组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除1例82岁高龄患者在术后4周后出院外,其余患者均于术后2周左右出院。出院后4~6周门诊复查:屈膝、屈髋均≥90°,能完成日常生活。

2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首先尽量避免使用医学术语,以温和的语气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术后注意事项,使患者消除对手术的恐惧给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以在院的已成功进行相同手术的患者为例,进行相关的心理暗示,促使患者认识到经过关节置换术后能早期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有效解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并配合治疗。

2.1.2术前准备(1)需协助医生做好肝功能、B超、心电图、X线片、血常规、大便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2)术前常规皮肤准备,术前1天备血、洗澡。晚上清洁灌肠1次。(3)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和排痰动作,必要时嘱患者做吹气球活动。(4)术前常规禁饮、禁食。

2.2术后护理

2.2.1基础护理病人术后需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故应协助其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注意保护骨突部位。同时鼓励病人多食蔬菜、水果,多喝水。

2.2.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要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尿量、中心静脉压等。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为预防肺部并发症,麻醉清醒后就可以给予头部适当垫枕,使病人有较好的通气量,并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和咳嗽,预防肺部感染。术后每15—30分钟测血压、呼吸、脉搏1次,平稳后改为每2小时1次。注意病人意识状态和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2.2.3引流管的护理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术后24h内引流量最大,如有血块堵塞应及时冲洗。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引流液倒流,密切观察引流量、引流液体的颜色和性质。

2.2.4疼痛的护理本组病例,采用镇静、镇痛剂对症处理,特别是镇痛泵的应用,有效控制了疼痛。镇痛泵使镇痛药物在血浆中能保持一个稳定的浓度,并且可让病人自行按压给药以迅速加强效果,治疗更加个体化。可在手术切口处用冰囊冷敷。

2.2.5患肢的护理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位应做到“三防”:防过度屈曲和伸直,术后在膝关节下垫一软枕;防内旋,术后穿防旋鞋或做下肢牵引,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防内收,两下肢间放一软枕,肢体外展位,防健侧肢体靠近患肢而过度内收,目的是预防人工假体脱位。术后48h内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变化。术后2—3d拍X片,了解人工关节置换情况。搬运病人或使用便盆时要特别注意,应将骨盆整个托起,切忌屈髋动作,防止脱位。如病人发生髋关节剧烈疼痛,应立即报告医生,进一步明确有无脱位。

2.2.6感染预防及护理(1)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叩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行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肺部感染。(2)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术后持续导尿患者,保持会阴部清洁,应用0.25%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d。保持尿管引流通畅,保持尿袋低于耻骨联合水平。可对患者进行排尿训练,夹闭导尿管,每2~3h放尿1次,以训练膀胱的自主排尿功能,鼓励患者每天饮水3000ml。停用镇痛泵24h后拔除导尿管,鼓励患者多饮水。(3)术后观察体温变化,术后3天后,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以上,切口疼痛没有减轻,切口渗出液持续增多,应考虑局部伤口感染的可能,应给予积极地抗感染治疗,切口勤换药,必要时可做药敏试验。

2.2.7髋关节脱位预防及护理髋关节脱位除与关节类型、手术路径、搬动不正确、早期功能锻炼不得当、身体条件等有关外,还与术后外展中立位的保持不当有很大关系,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将患者从手术车上正确地搬运到病床上,使患肢保持外展15°~30°,足部中立位固定2~3周,患肢可穿防外旋鞋,用三角形垫;患者卧床期间,不许侧卧,避免内收屈髋导致关节后脱位可能。告知患者术后3天内不做直腿抬高活动,以免引起疼痛或脱位;放置便盆时应注意保护患侧髋关节,抬动患者时须将髋关节整个患肢托起,指导患者利用牵引架上的拉手抬起臀部后再轻轻放置便盆。术后观察患者双下肢等长收缩、疼痛等情况,怀疑有关节脱位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2.2.8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深静脉血栓高龄、肥胖、心功能不全、长期制动等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护理工作中应注意: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局部有无红肿、疼痛及皮下波动感,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创口引流管通畅及有效负压;密切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活动、感觉、肿胀、疼痛等情况并及时记录;术后遵医嘱使用四肢血液循环泵预防治疗,每次20min,2次/d,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术后第2天开始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类药物皮下注射,术后早期使用抗凝药物是预防的主要方法。

2.3康复指导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向患者反复强调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只要有顽强的意志,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就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从而最大限度争取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功能锻炼的原则是:幅度由小到大,量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由易到难,由被动到主动,循序渐进。在此基础上,鼓励患者先做患肢远端功能锻炼,一般术后6h即可进行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被动活动。术后第2—3天,做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使肌肉保持一定张力,防止肌肉萎缩。术后7d,病人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术后第2周,可进行坐位到立位的训练。14d拆线,扶双拐出院。1.5~2个月后单拐行走,患肢部分负重。3个月后去掉拐杖,完全负重行走。训练过程中尤其要重视髋关节外展肌群的肌力训练,因为它对髋关节的负重行走和稳定性十分重要。

2.4出院指导嘱病人6周内不要交叉双腿,不要侧卧,不要坐低沙发、矮凳子。坐在椅子上不能将身体前倾,不要弯腰拾地上的东西,不要坐在床上屈膝,以免造成髋关节脱位。6个月后,较好的锻炼可选择散步,但不宜登山或长途跋涉。手术后,即使一切正常,每隔半年到一年仍要复查一次。

3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极易出现感染、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人工髋关节脱位三大并发症。通过本组病例的护理我们体会到:周密的术前准备、及时的心理护理、严密的术后观察、认真指导功能锻炼、详细的出院指导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80-181.

[2]金荷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166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