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位x线片对颈椎间孔显示的放射解剖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斜位x线片对颈椎间孔显示的放射解剖学分析

朱宇峰

朱宇峰(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影像科213001)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x线斜位片显示颈椎间孔的效果和在诊断颈椎病时具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08月-2012年08月期间经我院检查诊断治疗的颈椎病患者104例分别做了颈椎x线斜位片和颈椎CT检查,分析比较其斜位x线摄片和CT扫描的相关资料。结果颈椎x线斜位片检查可以清楚显示颈椎间孔大小的有102例,比例为98.1%,可以清楚显示颈椎间孔形态的有101例,比例为97.1%;而CT扫描可以清楚显示出颈椎间孔大小的有92例,比例为88.5%;可以清楚显示颈椎间孔形态的有89例,比例为85.6%。斜位x线平片显示的的颈椎间孔大小和形态的情况都优于CT检查扫描所得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位X线片可以清楚的显示出颈椎间孔的大小和形态,是在诊断颈椎病时首选的检查方法,为颈椎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帮助,在临床诊断颈椎病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斜位x线片颈椎间孔放射解剖学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208-02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临床类型以神经根型及其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最多见,可以占50%-60%[1]。诊断颈椎病是常用的检查方法有x线摄片、CT扫描、核磁共振(MRI)等[2]。而现在临床上常选择x线摄片的方法来显示颈椎间孔的大小和颈椎的形态[3],现将我院对于x线摄片在颈椎病的诊断中所起的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0年08月-2012年08月期间经我院检查诊断治疗的104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患者61例,女患者41例;年龄在38~78岁之间,平均年龄(62±5)岁。该104例患者在诊断检查时都运用了斜位x线检查和CT扫描检查。均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对这104例患者分别进行颈椎的正、侧、双斜位片和CT扫描检查。统计对比颈椎斜位片和CT扫描两种检查的数据结果。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颈椎x线斜位片检查可以清楚显示颈椎间孔大小的有102例,比例为98.1%,可以清楚显示颈椎间孔形态的有101例,比例为97.1%;而CT扫描可以清楚显示出颈椎间孔大小的有92例,比例为88.5%;可以清楚显示颈椎间孔形态的有89例,比例为85.6%。斜位x线平片显示的的颈椎间孔大小和形态的情况都优于CT检查扫描所得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颈椎病是一种因颈椎间盘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同时伴有病理改变并累及周围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组织结构[4],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临床类型以神经根型及其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最多见。颈椎病可以诱发多种疾病,主要损伤脊髓、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5],因而会出现多种特异性表现。颈椎病的典型临床症状是颈、肩、背、上肢疼痛‘甚至出现四肢麻木,可伴有头痛头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颈椎病的病因较多,如机体衰老、慢性疲劳、外伤、先天性颈椎管狭窄和颈椎畸形等都可能导致颈椎病的发生[6]。平时日常生活中,人们因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当的工作姿势和睡眠体位。

X线检查技术是于临床最早进行应用影像学诊断的检查手段,X线图片属于重叠性的二维影像。X线检查在临床中得到普遍应用。同时CT扫描和MRI也可以为诊断颈椎病提供参考数据。

本研究显示,斜位x线平片显示的的颈椎间孔大小和形态的情况都优于CT检查扫描所得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斜位x线可以清楚的显示出颈椎间孔的大小和形态,在诊断颈椎病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潘福琼.颈椎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展[J].现代康复,2001.5(4):86—87.

[2]郭强,杨正刚.青年型颈椎病的x线、CT、MRI诊断价值分析[J].西部医学.2008,20(2):375-377.

[3]卢昌宏.颈椎双斜位片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4,10(5):91-92.

[4]程云飞,杨凌洪,石恩金.颈神经根槽和颈椎间孔的应用解剖学.解剖科学进展,2002,8(2):183—184.

[5]何宁.周俊林,李生泮.颈椎侧隐窝与神经根型颈椎病关系的影像学研究[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1,(4):32—34.

[6]芮炳峰.安淑芬,夏凤歧,等.颈神经及相关结构的应用解剖学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24):2296-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