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独立风险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独立风险因素分析

富洋赫丽达单大钊王红霞崔洪山张伟

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在开展手术阶段导致手术部位出现感染风险的因素,并研究分析后探寻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在实际探究阶段,选择了2016年5月起始截止到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脑肿瘤手术、颅骨修复手术、脑积水手术、脑血管手术以及脊髓手术等类型手术的患者共计731人,对这些患者采取了前瞻性的监测,并定期对患者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在731位患者当中,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患者人数为51人,感染病症的发生几率为百分之6.91。而从患者的感染成因来看,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时候所选择的手术时间、具体手术类型、手术中颅内置管、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以及患者气管切开手术都可能是造成患者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成因。结论:神经外科在手术部位出现感染风险的几率偏高,应能对患者的个人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并分析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实际的手术感染情况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控措施,同时也要能通过预防意识的强化以及宣传教育工作的普及来降低神经外科进行手术部分发生感染的几率。

关键词:神经外科;感染风险;手术部位;风险因素;安全防控

现代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让过去一些疑难杂症有了被治愈的希望,尤其是神经外科方面的手术技术的发展让更多的患者有了康复的机会,神经外科类型手术也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通常在手术切口的位置或者是临近手术切口的位置,如果在手术植入异物后的一年或者是手术完成后三天时间内发生了感染,那么就会认定其为手术部位感染,英文简称为SSI。这种SSI类型感染的出现几率偏高,仅排在呼吸道系统感染以及泌尿道系统感染之后,排在第三位。而且一旦患者的手术部位出现了感染,那么对患者康复也较为不利,会导致患者康复时间的延长,甚至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而且在对SSI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也增加了医院的医疗负担。因此对于SSI的预防也就成了当前医院工作的核心之一,通过对SSI的防控促进医院发展。我院探究神经外科类型手术部位出现感染风险的因素,并研究分析后探寻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将探究过程记录如下。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一般信息资料

在实际探究阶段,选择了2016年5月起始截止到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脑肿瘤手术、颅骨修复手术、脑积水手术、脑血管手术以及脊髓手术等类型手术的患者共计731人。在这些患者当中,患者的年龄在39岁到90岁之间,患者年龄平均值为59岁,其中男性患者有494人,女性患者有438人。

1.2监测方法以及标准

对这些患者采取了前瞻性的监测,并定期对患者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在实际的患者感染情况监测中,遵从了《医院感染管理检测规范》的相应条例,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安全监测,在监测工作当中科室主观医生以及相应的医护人员进行专门的观察,并在完成了一系列监测工作后填写相应调查计划表后出院,医院将以季度为单位对患者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管理。在分析研究当中找到问题的感染问题的根本原因,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

1.3统计学方面数据分析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检验,筛选出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对变量值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部位发生感染几率分析

在731位患者当中,清洁切口手术的患者数量为645人,有81例为清洁污染切口,有3例为污染切口,有2例为污秽感染切口,其中清洁清洁切口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几率为百分之6.21。总体来看,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患者人数为51人,感染病症的发生几率为百分之6.91。

2.2导致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因素分析

神经外科进行手术的位置不用其发生感染的几率也存在差别,在探究当中颅内手术部分出现感染的患者有50人,感染几率为百分之5.3,浅表切口发生感染的人数有1人,其发生感染的几率为百分之0.11。而从患者的感染成因来看,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时候所选择的手术时间、具体手术类型、手术中颅内置管、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以及患者气管切开手术都可能是造成患者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成因。

3结论

在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的时候,常将预防SSI列为重要工作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对医院当中感染情况的统计当中,SSI的发生几率已经占到了医院当中感染案例的百分之5到百分之35之间,也正因此SSI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高度重视。从人体解剖角度分析来看,人体当中的中枢神经有着极为重要性的作用并且结构较为复杂,同时该系统也会受到脑膜、血脑屏障以及颅骨等组织。这些组织的存在中枢神经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开展神经外科类型手术的时候为了对相应病症进行治疗,就需要切开这些起到保护作用的组织,一些手术还需要向神经系统中植入异物,这些操作都增加手术部位可能会发生感染的几率,使神经外科类型的手术更容易出现感染。所以,对神经外科类型的手术进行分析,找到可能引起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因素也就具有了极高的医学价值。导致SSI发生的诱因较多,患者自身因素以及客观环境因素都有可能会成为导致患者手术部位出现SSI的因素,无论是对SSI进行研究分析还是对SSI进行防控都需要进行全面考虑。

一些研究当中以患者发生SSI为因变量,先予以单因素分析,再予以多因素分析,以得出神经外科SSI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显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超疗程。一般认为,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使用预防性抗生素仅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但对颅内感染并无明显作用。同时,当预防性抗菌药物超疗程使用时,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而增加感染风险。因此,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超疗程为SSI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鉴于此,临床应进一步规范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其次,备皮距手术时间>2h。术前备皮为神经外科手术常规操作,主要作用在于开放手术视野。目前,临床已有多项文献报道强调备皮时间与SSI的发生密切相关,备皮时间距手术时间越长,SSI发病率越高。因此,于神经外科手术开展过程中,应尽量把握好备皮时间,缩短备皮距手术时间,以降低SSI发生的风险。硬脑膜切开。脑部侵入性操作越多,脑组织的暴露时间越长,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时间也越长,从而增加了病原微生物的侵入风险。

神经外科在手术部位出现感染风险的几率偏高,应能对患者的个人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并分析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实际的手术感染情况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控措施,同时也要能通过预防意识的强化以及宣传教育工作的普及来降低神经外科进行手术部分发生感染的几率。

参考文献:

[1]丁银鸿.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独立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2):54-55.

[2]付菊芳,杨志芳,程瑶,等.神经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及危险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5):304-308.

[3]何昊,吴勇,梁亮.颅脑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3):385-387.

[4]张扬,季楠,高之宪,等.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生素对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31(10):984-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