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的对策

穆兰随璐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特征,经济全球化的存在使得世界经济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立体网络。本文主要探究了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应当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影响;对策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就出现了两个比较大的本质性变化:一是以IT为标志的新兴技术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了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二是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各个国家参与其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经济全球化为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的同时,也同样存在着机遇和挑战。所谓的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状态,是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国际分工和市场经济为基础,各个国家和企业的经济活动跨越民族国家政治疆界不断扩展以实现经济的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市场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关系相互依赖并不断加深的一个过程,是参与生产的各个要素跨境自由流动的一种状态,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作为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部分而存在的。经济全球化能够使得国家化的服务和商品国际流通更加自由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和贸易往来获得了更加蓬勃的发展空间,各种经济体制逐渐形成,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动机,推动着发展中国家不断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各国经济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相互依存。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的,因为经济全球化能够让生产要素流向低成本的国家,能够促进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能够使得国家贸易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供求平衡。

下面详细讨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既包括发达国家,又包括发展中国家。但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国际竞争力强,科技发达,经济实力雄厚,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就是有利有弊,并且在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利弊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对外开放让我们受益不少,但是同样的我们也受到了外来文化,外来经济的不小的冲击,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当深刻的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动机,推动着生产要素的繁荣,信息产业和技术创新在缩短各国经济交往的同时,更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依赖与制约关系。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潮流,我们可以在全球整体利益增长的同时获得属于我们自己的局部利益,要勇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机遇方面,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能够打破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禁锢,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价值观的改变,能够让我国在利用世界资源的同时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提供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经济全球化能够为我国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从而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同时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全球化为我国提供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并且借助于科技全球化的浪潮,我国甚至可以在某些领域得到跨域式的快速发展,比如航天和生物工程技术等等。2,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中国企业的发展,能够让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加强。在促进国际合作的同时能够促进中国企业与世界知名企业的先进技术的交流。跨国公司的子公司落户中国使得中国企业能够接触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能够刺激中国的企业发展水平和规模。3,经济全球化为我国提供了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之一是实现全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世界各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我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其他的国家优势互补,充分利用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和市场规模优势,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只有有效的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我们才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带来的挑战则是全方位的。首先是消除贫困方面,我国作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较早公开承诺消除绝对贫困的国家之一,在强有力措施的指导之下,我国成为了世界上贫困人口数减少最多的国家。其次是失业人数增加是经济全球化自身的负面影响之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中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部分服务行业将受到进口和外商投资的直接冲击,从而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员。此外还有生态环境方面的挑战,可能随之而来的经济波动等等。所以我们就要从战略角度对待经济全球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经济的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当中,积极面对我们所要承担的历史责任,提高政府及行政运行体制的效率,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发挥比较优势机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防范风险体系,更好的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相信我们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荣久.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大经贸发展.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

[2]丰子义,杨学冬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谈世中,王耀媛,江时学等.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穆兰(1995-01),女,江苏省淮安市人,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工程专业在读。

随璐(1995-11),山西省临汾市人,共青团员,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工程实验班专业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