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盐敷料在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后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1

美盐敷料在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后的应用体会

张鹏程向荣顾晓娜刘晓静滕华王勇朱亮

张鹏程向荣顾晓娜刘晓静滕华王勇朱亮胡晓燕秦富琴宁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观察美盐敷料在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后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确诊为先天性耳前瘘管并感染且需切开引流的病人随机表随机的分成对照组(n=20)碘伏换药联合凡士林纱条局部填塞术腔和治疗组(n=20)碘伏换药生理盐水冲洗联合美盐敷料局部填塞术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t=4.733,P<0.05),美盐敷料在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后的使用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耳前瘘管感染;美盐敷料

【中图分类号】R7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042-02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为胚胎时期形成耳廓的第一、二鳃弓的6个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1鳃沟封闭不全所致。瘘管是一种可有分支而弯曲的盲管,其外口常位于耳轮脚前上方,管腔覆盖复层鳞状上皮具有分泌功能[1]。因此一旦感染化脓,治疗时间长,反复发作,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及经济负担。我科门诊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了40例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的患者,对其换药方法进行探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按门诊就诊将40例确诊为先天性耳前瘘管并感染且需切开引流的病人随机表随机的分成对照组(n=20)碘伏换药联合凡士林纱条局部填塞术腔和治疗组(n=20)碘伏换药生理盐水冲洗联合美盐敷料局部填塞术腔,患者年龄10~46岁,治疗组平均年龄26.50±10.80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6.95±10.62岁。两组的病例年龄、性别、体质等机会均等。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均为我科门诊同一人员切开引流、换药。感染伤口的诊断标准根据《实用医院感染管理手册》中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1.2.1治疗组采用碘伏加美盐敷料(Mesalt瑞典MolnlyckeHealthCareAB)进行换药具体方法:0.5%碘伏棉球消毒切开引流口周围皮肤后,用碘伏棉球擦洗脓腔,彻底清洁伤口、术腔脓性分泌物,确保脓腔内无残留脓液。再用生理盐水棉球反复擦洗脓腔。用美盐敷料剪成条状填塞脓腔,并一端露出切口,以引流。用无菌敷料包扎,每日换药1次,渗出物少时隔日换药1次。

1.2.2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换药先用0.5%碘伏棉球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后,再用凡士林纱条置入脓腔中,一端露出以引流,用无菌敷料覆盖包扎。根据渗液情况进行换药。平均每天换药1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切开引流术后创口愈合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8.15±2.25天,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1.85±3.28。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t=4.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先天畸形,可以单侧或双侧发病。先天性耳前瘘管作为一种先天性疾病,少数患者可终身不发病,一旦感染化脓则需要切开引流换药。瘘管总管多膨胀成囊状,管腔表面为复层鳞状上皮,内有皮脂样分泌物,其分支可至软骨,甚至向上达耳廓上后方颞筋膜表面,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使其区别于外科感染,术后伤口易增生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分泌大量炎性渗出物,伤口难以愈合,个别患者伤口愈合可迁延数月之久,并且易复发[2]。美盐敷料是由吸收性聚酯纤维与氯化钠组成,其中所含的28%氯化钠为伤口提供了高渗环境,可以有效吸收伤口内大量渗液,也有利于引流,减少伤口粘连,强力吸附细菌及清除坏死组织,减轻肉芽水肿,加速局部伤口清创,操作方便无异物残留,敷料不易和创面粘连,去除美盐引流条敷料时不易引起出血,减少再感染机会,能有效促进炎症期伤口的净化,从而促进伤口的自然愈合[3-5]。治疗组20例患者,我们采取美盐敷料填塞引流,换药期间不健康肉芽组织增生2例,伤口平均愈合时间8d。两组比较,治疗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综上所述,在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切开引流后,推荐使用美盐敷料进行局部的填塞引流,可促进创面的愈合。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0.

[2]熊高云,马超武,闵密克,等.耳前瘘管显微切除术23例[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38(5):350.

[3]朱秋平,张薇.美盐敷料用于感染性伤口换药[J].护理学杂志,2010,25(22):62.

[4]王志远,赵海,姜美妍,张晓雯,张敏,付涛.47例感染性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学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8,16(04):543-547.

[5]王荣霞,范君荣,王艳艳,张艳艳,刘剑锋,石艳辉,刘丽辉.局部穿刺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疗效及美学效果[J].河北医药,2018,40(11):1683-1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