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疗在肛肠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1

灸疗在肛肠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周元华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目的:探讨灸法治疗在肛肠痔疮术后病人发生小便困难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通过运用灸法治疗,取穴以神阙、关元、中极、大巨、水道为主,对照组采用热敷下腹部趾骨联合上膀胱部位,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小时后介入治疗1次,取治疗后24小时内各组安置尿管的例数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实验组导尿6例(12%),对照组导尿15(30%),实验组导尿低于对照组的治疗方案。结论:灸法治疗肛肠术后的癃闭(尿潴留)较下腹部热敷更能有效降低导尿的几率。

【关键词】灸法治疗;肛肠术后;癃闭;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5.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316-02

灸法古称“灸焫”,又称艾灸。指以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法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并可用于保健。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因其制成的形式及运用方法的不同,又可分条灸、艾炷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等数种。

癃闭是指排尿困难,点滴而下,甚至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的疾患,“癃”是指小便不利,点滴而下,病势较缓,“闭”是指小便不通,欲不下,病势较急,癃与闭都是排尿困难,只是程度上的不同,统称癃闭[1]。

1.资料

抽取肛肠术后病例100例,对术后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50人,对照组50人,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均无前列腺疾病及其他排尿困难等基础疾病,手术时麻醉方式均为腰椎(蛛网膜下腔麻醉和脊椎麻醉)。

2.方法

2.1实验组通过在术后2小时后运用灸法治疗,取穴以神阙、关元、中极、大巨、水道为主,用温和灸进行治疗30分钟,对照组也在术后2小时进行下腹部热敷20分钟。试验组术后40例在6~10小时内自行小便,有4例小便不畅但还能排出,只有6例无法排小便需要导尿,对照组25例在6~10小时内自行小便,10例小便不畅,只有15例无法排小便需要导尿,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通过用灸法治疗,减少导尿及小便困难的几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3.讨论

3.1病人发生癃闭的原因

3.1.1西医认为是由于各种器质性并不造成尿道或膀胱的机械性梗阻,还有就是排尿动力本证由膀胱湿热互结,或肺热壅盛,津液输布失常,障碍所致的动力性梗阻,常见原因为麻醉药物如阿托品、普鲁苯辛、东莨菪碱等松弛平滑肌的药物偶尔可引起尿潴留。

3.1.2中医认为本证由膀胱湿热互结,或肺热壅盛,津液输布失常,或肝郁气滞,或跌扑损失,以及下腹部手术,引起经脉瘀滞,影响膀胱气化而致小便不通,或脾虚气弱,或年老肾气虚惫,命门火衰,不能温煦鼓舞膀胱气化,使膀胱气化无权,形成癃闭[2]。

3.2诊断尿潴留的要点

3.2.1患者尿液紧迫,反复用力排尿,并辗转不安,呻吟,挤压膀胱,使用各种体位,以助排尿,但排不出点滴尿液。

3.2.2下腹部胀痛,膀胱呈球形隆起,触诊时光滑而完整,且有弹性,叩诊呈浊音。

3.2.3多见于老年男性或产后妇女,及腹部、脑部手术后患者。

3.2.4膀胱镜检查或B超可协助诊断。

3.3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

3.3.1大巨、水道属于足阳明胃经,大巨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水道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均主治小腹胀满,水肿小便不利。

3.3.2神阙、关元、中极均属任脉,神阙在脐区,脐中央,主治腹痛、虚脱、水肿。关元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中极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上,关元、中极均主治癃闭、尿频等。

3.3.3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4.结论

通过这次临床研究表明,灸法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来实现的,灸法治疗对肛肠术后病人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灸法治疗肛肠术后的癃闭(尿潴留)较下腹部热敷更能有效降低导尿的几率,希望我们的这些经验体会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参考资料】

[1]梁繁荣.针灸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242-243.

[2]梁繁荣.针灸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243.

[3]伦新,陈肖云.刺血疗法[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