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通信电缆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探究通信电缆施工技术

梁祖欢

关键词:通信电缆;施工;技术

一、施工前准备

1、认真会审施工图纸。在电缆方程式前,应认真审核施工图纸。主要审核内容有:一是施工图及其说明是否齐全;二是电缆敷设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施工规范标准;三是施工图中电缆敷设长度与预算表中的统计长度、以及工程工作量是否一致;四是电缆规格型号是否与配置接线图的电缆规格型号相一致。

2、复测与路由选择确定。施工前必须要到施工现场检查核对施工图纸,包括了解现场施工地理环境、了解施工安全危险点及应对的防护措施、核对确定施工路由选择走向及全程距离、电缆接头位置等。路由选择则应选择地势地质稳定、方便施工、易于开挖回填和维护的地段,必须保证通信电缆线路在运行中的安全可靠,减少不可预见因素对线路的损害。总之,合理的路径选择是通信电缆施工质量及运行安全的首要保证,必须认真、慎重对待。

3、编制施工方案。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具体要求来合理编制安排各种施工工序、以及所使用先进的施工方法、新的材料设备以及人员如何调动等。施工方案的内容要简明扼要,工艺要有可操作性。

4、进行技术交底。在完成了施工图纸审核、路由复测、编制施工方案、安全方案、组织管理机构、准备设备/材料、填写开工报告等工作后,则应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要求使现场施工人员掌握各种施工技术及施工信息来完成自己的工作。

5、电缆进场检验。电缆进场后必须先进行检查与测试,电缆的进场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对号检查所有芯线有无断线、混线等问题、测试芯线的环线电阻、测试绝缘电阻等内容[1]。主要检查内容为:1)根据出厂记录并对照实物检查电缆程式、芯径、绝缘介质、外护层、色谱标识及其他机械物理特性;2)开盘检验电缆端面,确定A、B端;3)对号检查所有芯线有无断线、混线等问题;4)检测芯线的环线电阻;5)检测每一根芯线对其他所有芯线及金属护套之间的绝缘电阻;6)检测低频四线组电缆电特性。以上检验合格后方允可用于施工。

二、通信电缆工程施工相关技术

在通信电缆工程中,电缆铺设是重点管理项目,对工程的进程及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

1、电缆沟开挖技术。无论是采用通信管道或是直埋方式进行电缆工程建设,电缆沟开挖都可采用人工开挖或机械开挖方式,这视现场施工条件决定。开挖缆沟时应事先报备有关部门或征得村民的同意,并按照允许后预先画定的径路白线进行开挖。完成开挖后的沟底应平行排列,不得重叠交叉和扭绞。缆沟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所敷设电缆最小直径的15倍,缆沟开挖深度应满足埋深要求,在容易遭受后续施工、自然灾害等破坏或过涵地段地段,可适当加大缆沟开挖深度。在上坡地段,视上坡倾斜度,必要时可走S弯或做护坎护坡。而跨路施工开挖时,应放置钢管以保护管道内的PVC管材,以确保过往车辆不能损坏。石质地段应在已挖好的沟底先垫上细沙或细土,再全部回填。沟内严禁回填大石块,回填夯实后的土应高出地面,电缆沟回填后应尽快埋设标石。

2、电缆敷设技术。电缆敷设可分为人工敷设和机械敷设。地势空旷、平坦时可采用机械敷设,将电缆架在放缆车上,通过牵引车牵引前进,同时保持缆盘匀速转动,使缆身所受拉伸力较小。在地形受限制时应采用人工牵引敷缆,敷设时设专人指挥,做到步调一致、匀速向前,以避免电缆在牵拉过程中受过大的应力。电缆敷设前,要依据电缆配盘卡片对盘号和电缆的A、B端进行确认,不得压、折、摔、拖、扭曲光电缆,不得在硬质地面上拖拉,不能有硬弯、背扣,以免影响电缆的性能或造成损坏。不同的敷设方式,要注意以下几点:1)穿放管道电缆前,一定要将管孔清理干净。敷设电缆时可将穿管器头和电缆头捆绑,管孔中的电缆必须平直避免交叉,然后按照施工图纸规定的管孔序号进行穿放。当电缆通过管井时,宜在管道进出口处安放滑轮引导穿越,避免管井墙壁刮伤到电缆外皮。2)布放墙壁电缆时,可视情况选择吊线式以及卡钉固式进行敷设,采用吊线式敷设时,电缆与建筑物、各种管线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要满足技术规定,如穿越院内通路,其缆线与地面相距要超过4.5m。如墙壁电缆采用钉固卡固定沿着墙壁穿越,则每个塑料卡固定的距离应为1.5m。3)架空电缆敷设时,如采用自承式电缆程式布放,则不需电缆挂钩,但需要在电缆跨越电杆的位置,开剥出自承式电缆内附带的钢绞线,开剥长度应在1-2m之间。如采用吊线式电缆,则需要挂电缆挂钩。隐距离电杆两侧的电缆挂钩应离电杆25cm外,其它相邻两个挂钩之间的距离必须是50cm,误差最大值为±3cm。电缆挂钩要均匀且整齐,挂钩搭扣方向必须相同不能有翻背现象。电缆敷设过程中要防止交叉,在还未敷设时要参照设计图纸进行“电缆敷设分布图”的绘制,明确电缆根数、实际接头位置,长度,走向以及规格等[2]。

3、分线设备安装技术。安装交接箱或分线箱(盒)时,其容量,程式以及具体安装方式均要满足设计要求,安装落地(架空)交接箱、分线箱(盒)的过程中也要满足有关标准,具安装后必须稳定牢固。

4、电缆成端技术。安装总配线架时必须确保稳固,直列与墙壁保持1m的距离。不能低于80cm。新装配线架电缆,关于其号码排序问题,要面对直列将右面开始逐渐向左看做第一列。为了将来更好的进行线路扩容,将第一列分配给音频内的继电缆作为专用,而第二列开始才考虑出局用户电缆;此外告警设备要完整有效、信号质量要满足要求;成端电缆不仅要求合理而且要保持美观,电缆芯线一定要满足有关标准。

5、电缆接续问题。视电缆对数大小,一般可采取单(双)刀接线子,或电缆模块机实现芯线接续,100对以下建议采用单(双)刀接线子,100对以上(含)应用模块机进行接续。开剥电缆后,要根据标准色谱以先大线号后小线号的原则,对电缆线序进行分配。电缆需要封焊接头套管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程序进行,并注意控制好火候,使封焊尽可能严密,避免透气。电缆接续完工后,为确保电缆绝缘,应保证接头盒安装严格按照操作工艺进行,并应进行盒体密封性检查,如采用灌胶接头盒,在测试完毕后及时进行盒内灌胶。

三、验收时应注意的问题

验收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①通信电缆规格应符合规定;电缆排列整齐,无机械损伤;标志牌齐全、正确、清晰。②电缆的固定、弯曲半径、有关距离和单芯电缆的金属护层的接线、相序排列等应符合要求。③电缆终端的相色应正确,电缆支架等的金属部件防腐层完好。④接地良好。⑤电缆沟、工井内无杂物,盖板齐全,隧道内无杂物,照明、通风、排水等设施符合设计要求。⑥电缆路径标志与实际路径相符。路径标志清晰、牢固、间距适当且符合要求。⑦防火措施符合设计要求,且施工质量合格。

四、结语

总之,通信电缆是通信系统信号传输的基本通道,严格按照设计和相关技术规范施工,是确保通信电缆线路安全和优质传输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祁得龙.浅析铁路通信光电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建筑科学与管理.2017(03)

[2]刘付宗寿.试论电缆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