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3

解析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徐碧英

乐山师范学院614000

摘要:作为我国教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高校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批的人才。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级部门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顺着时代的变化,进行了有效的强化。就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相关人员也探索出了相应的途径,本文通过对这方面的内容展开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些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的教学工作中,是高校工作的一项现实任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迫切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内容的结合,找准一个教学切入点,规划出有效的课程设计活动,强调传统文化的教学地位。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整体教学模式的框架下,做出合理化的改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性内容。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政治水平和道德水准。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是内在联系、相互统一的。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一个人的政治素质,并帮助其在以后的发展中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工作技巧,同时也是一个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而传统文化则对一个人的品性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全球化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这也就使得传统文化在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已经朝着更为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大学生肩负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命,是决定中华民族未来是否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项关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强化大学生的国学修养,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其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建立更为多元化的认识,帮助他们对无上的情操建立共鸣,约束自己以后的行为习惯,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在思想政治教学的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一些理论内容的思想厚度会有所增加,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并发自内心的认可那些思想和理论。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弊病

2.1教师对教学缺乏重视

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尽管在当下的高校教学课程中安排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对于这门功课,还是缺乏有效的重视。在课堂上,老师采取了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遵照教学计划,来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未针对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其进行良好的改革和融入。过度沉浸在主观化的教学思想中,对教学内容,缺乏多元性的认识。久而久之,老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一种固化的思维,觉得学生就像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自己只需要做好“灌输”的工作即可,这样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而出现这种情况,也正是老师对课程缺乏重视的表现。

2.2学生的学习不够积极

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大学课程的讲授,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这一点也正好迎合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他们更喜欢这种轻松化的学习氛围,对于自己学习内容的规划也变得更为熟稔。这在提升学习质量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对于像思想政治教育这类的课程,缺乏主动的学习兴趣,并且由于互联网环境的影响,学生多多少少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缺乏正确的认知,而结合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学,更令其产生了枯燥的学习心理,很容易在课堂上出现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并且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特性,导致很多学生对于课程缺乏新鲜感,难以和教师形成有效的学习互动。

2.3教学的氛围有待建设

在新型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开始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观,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存在性,但是改良教学方法之后,发现教学的质量并未得到有效的提升。经过研究发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上,老师并未结合传统文化的内容,对整体的教学氛围展开营建,只是单纯变更一些教学手段和学习任务,短期内是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从长远的教学发展来看,缺乏教学氛围的营造,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难以进行较为深入的认同。还有一部分高校老师,错误的认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不需要对学习环境做出营造,这恰恰违背了新型教学理念。

2.4未能进行有效的实践

大学教学的课堂上既讲究理论内容的分析,同时也追求有效的课程实践,而这一点,恰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欠缺的。在实际的研究中发现,有不少师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语言式的灌输,和行动并未有较为直接的关系,在课堂上,就传统文化进行直白的灌输教学。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过度停留在口头上,对其实质性内容,并未展开有效的分析,一味的研究思想政治和传统文化的理论,很容易让学生养成“纸上谈兵”的不良习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经过,都缺乏直接有效的接触,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过于单薄,面对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不知从何入手。

3.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内容

3.1开放性原则

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时候,老师首先应该坚持开放性的原则内容。高校是一所大熔炉,相比较高中时期,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作用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弱化,尤其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老师不再是课堂上唯一的权威,所以在引入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教学铺垫时,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权,只要是能够对教学起到正面作用的知识内容,都应该引入到课堂上来,拓宽教学的知识面,大家齐心协力,就中国传统思想和政治教育的内容,构架出一条双向的桥梁来,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充满新鲜感。

3.2多元性原则

多元性的教学原则,主要是指在传统文化的引入上,应该进行积极的拓展和应用,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吸收,并从那些知识内容上,吸收更为多元化的思想政治内容,强化在校大学生的个人见解,拓宽他们的思想和胸怀,为以后步入社会后,奠定一个扎实有效的基础来。在采取多元性教学原则的时候,针对某些思想政治论点,老师也应鼓励班级内的学生大胆发言,让他们对一些教学论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深化课堂教学的主题性,并且凸显出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存在感,这样也能够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产生有效的认识。

3.3共同性原则

在大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会出现较大的悬殊情况,但是具体某个内容的教学课堂上,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仍旧是老师不得不面对的一项问题,这也就要求老师在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能力,让他们得到共同而全面的学习发展。当然,在遵循这项教学原则的时候,老师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对教学方法做出有效的变更,比如就如何利用学优生的力量,来减缓自身的教学压力等等,都可以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还有,针对学困生在这种多元化的思想政治学习课程上,老师也不要放弃,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学习支持。

3.4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的原则内容是当前高校课堂所必须的一项教学标准,每个学生的认知习惯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存在着差异,如果在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老师采取“一刀切”的教学策略,那么势必会导致一些学生难以收获良好的教学质量。对于这方面的内容,老师可以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然后根据实际的思想政治教学任务,对课堂教学内容做出有效的调整,让每名学生都可以在学习上有所收获;还有,根据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老师在传统文化的选择上,也要有所针对,这样才能够丰富整个课程教学环境。

4.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4.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老师应该改变传统模式下那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妨先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对整个教学情境,做出合理化的创设,帮助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内容的学习中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顺势引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讨论,活跃下课堂气氛,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优势性体现出来。

在学习情境的创设上,老师不妨将其内容和导学法联系起来,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对爱国主义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播放工具,引导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爱国主义进行了解,像“屈原投江”、“文天祥南拜”、“史可法战扬州”等影视片段进行观看,让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建立一个基础化的认识。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就传统文化中一些具有“家国情怀”的诗词歌赋展开讨论,比如陆游的《示儿》、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老师可以选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像“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就当时的历史背景,提炼出作者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加深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印象。

4.2展开合作的学习方法

合作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方法,这一点在高校课堂上更需要得到重视。为了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那种“独唱”的局面,老师不妨让学生结合成学习小组,从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上进行协调发展。在学习小组上,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互帮互助,学优生带领学困生展开学习;与此同时,为了深化合作学习的效果,也刻意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定一些探究性的主题。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深化教学的主题,老师不妨在课堂上为各个学习小组设定出一个探究主题来。比如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拜金主义风潮盛行,有不少大学生怀揣着追名逐利的学习意识,老师可以在教学中,让每个小组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句话的内容展开讨论,让学生以颜回这种行为是否适合当代生活为议题来展开辩论,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大胆的表露自身的学习观念,倾听彼此的为人处世之道。在完成小组的讨论之后,老师可以从各个小组中选拔出精英,将课堂教学改为“辩论赛”的模式进行开展,以“拜金主义和平淡生活”的主体进行正反双方的讨论,以古论今,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性。

4.3引入点评式互动机制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表现,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妨在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上,展开相应的点评活动,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和老师展开积极有效的互动。这里需要注意一点,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老师在组织点评活动的时候,不妨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着这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活动,踊跃陈述自身的学习观点,构建出更为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进行点评这种互动学习机制的时候,课堂的主动权应该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掌握。像在进行纪律与法制教育的内容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运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和抵制违法乱纪行为等方面的内容,老师不妨带领学生对一些时事热点进行讨论,比如像“摔倒的老人应不应该扶”、“应该从哪些方面遏制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以及“校园凌辱事件为何屡禁不绝”等话题,与此同时,老师可以引入一些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内容,比如法家思想中的“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置主法之吏,以为天下师”,都值得今人深思。在师生点评活动中,对于这些传统文化,老师也可以展开有效的互动和运用,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

4.4开展多元的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论内容上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就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带领学生展开有效的实践活动,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活学活用,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从感情上认可这些思想,身体力行的在生活中进行实践,深化学生的学习感情。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产生足够的认可,这样才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应有的风貌。

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顺应社会发展的内容,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认识。比如像在“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理念下,老师可以选择一个周末,带领学生前往高校周边的敬老院开展义务活动,为那些老师捶捶背、聊聊天,为他们送去欢乐;而在对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理解时,老师不妨鼓励学生在思想层面上,对中国传统文化里那种敬畏自然的目的展开深入分析,并进而树立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去清洁我们的生活环境,爱护大家的公共活动空间,给予大自然充分的尊重,这样才能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内容来。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针对其教学路径,老师应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感觉,将课堂这个主要渠道的作用发挥出来,在构建出一个传统文化宣传平台的同时,可以确保高校生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熏陶。

参考文献

[1]齐国胜.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6,(20):115-116+126.[2017-10-13].

[2]张国选.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

[3]杨晶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