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到1949年中国乡土文学思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1917年到1949年中国乡土文学思潮

范东升

(西北师范大学)

摘要:“乡土文学”作为一种文学题材存在于中国现代史的长河中,不仅存在接受外来理论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在中国风雨跌宕的时代从多个方向启蒙和传递着不可替代的贡献。从不同的时期看,它的发展随着历史条件在起着自身的历史作用。从“乡土小说”中,也可以寻求到其具有传递性的人物形象和具有发展性的历史面貌。

关键词:“乡土文学”,现代,时代主题

1910年周作人首次介绍“乡土文学”,直到1935年,鲁迅发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才正式提出,至三十年代中后期,相继鲁迅、茅盾等人对“乡土文学”进行阐释、批评和总结。尽管“乡土文学”这个名词的正式提出在20世纪30年代,但是早在新文学初期,鲁迅的《呐喊》《彷徨》就作为“乡土文学”的一面大旗竖立起来。

“乡土文学”的产生是在晚期学潮以及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不断推动下产生的,传统的中国“乡土文学”以明清以来桐城散文,和传统的诗歌辞赋为基本形态。但在风云迭起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中国人的觉醒使得留学成为一方解决国内问题的偏方,但就在这些留学生“拿来主义”影响之下,从世界各处吸取营养,有改良,有革命,有政治号召,更有艺术探索,其中文学中的“乡土文学”一脉。中国在“乡土文学”的探索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探其根本,还是作为一种对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的改革。

中国乡土文学不仅是对外的引进和拿来,更是中国现状催生的一剂启蒙良药。尽管现在“乡土文学”这一极具理论内涵的概念在海内外学界达到一直认可,但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在中国还没有一部完整具体的、系统化理论。但其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美国内战后,英国《泰晤士报》1876年10月16日的新闻标题是《localcolour》,文章也提到美国作家库柏的小说,但到1936年《泰晤士报》就把localcolour当做一种艺术概念来使用。当然这在时间上感觉到和中国提出概念的时间相差无几,但至少可以说明,在艺术的存在在外国是存在着的。“乡土文学”怎样定义,要有怎样的文化艺术界限等。普遍认为,“乡土文学”与农村、农民息息相关,但我们看看这些“乡土文学”的作者们,鲁迅、周作人、茅盾、王统照、朱湘等人,他们都出身在中上阶层的家庭,他们虽不是那个集团,政党的领导人,但他们所处的留学背景、思想性格、交际圈子、人生经历等要素的不同是他们作为不同团体,不同阶层的文学艺术界的代言人,有人说“20世纪是非文学的世纪”,[1]这也与当时中国的现状息息相关。

但就“乡土文学”而言,在1917年到1949年期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17年到1929年,是“乡土文学”作为文学文化领域的急先锋,极具启蒙性。这是中国现代的一个根本性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人道主义”关怀。对中国农村、农民的同情、批判和趣味探究形成多条线的共同探索。这中间存在三种方向上的探索。其一,以周作人,废名(冯文炳)为代表的自由派作家重在寻找农村的“趣”,如废名《竹林的故事》《菱荡》充满诗情画意和庄禅意象的作品,这是在对传统的一种继承上。其二则是一文学研究会的茅盾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在农村农民身上反映其“苦”的一种揭露和反省,这种作品能够使人民认识到自身的现状。茅盾在《关于乡土文学》一文中就指出“《生死场》的背景是九一八以后的东北农村,但《他的子民们》却是西南边鄙的‘土司’的治下”。[2]从不同方面,茅盾特别留心的是“农民的无知,被播弄”。[3]第三种是鲁迅那种赤裸裸的批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鞭策中国农村、农民的“病”。作品痛斥当下中国人的奴病,揭露中国人的精神胜利能力。这三种方向上的探索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前期发展方向,深深的在“乡土文学”领域展示着它独具特色的魅力。

第二的阶段是三十年代左右,这一时期更像是尝试中国乡土实践期。大量的作家在这一时期也呈现蓬勃发展势头。这期间呈现出多条线齐驱的形态:研究会成员,太阳社和左翼作家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革命的实践号召不断地从每个热血作家的笔下扩散开来,而京派作家等一些自由主义作家,以一种改良的温柔姿态引导实践的实施,而“官方”作家则传播当局的政治主张。京派作家虽然未树其名,但每个人在创作中都对乡土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里也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过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们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4]这是这段时间自由主义派别的重要特色。

第三个时期可以说受到国内抗日战争的影响和1942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引导,文学整体走向一种为政治服务的大趋势,“宣传”成为当时文学作品的重要功用。首先对鲁迅时期以揭露民族弊病,暴露民族恶性的文学创作进行批判和驳斥,对自由“立法”,这时候呈现出解放区的大批作家以正面反映农民形象。以及国统区的沙汀、张天翼、胡风等作家,也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这时期“政治第一”的宣传性已经改过文学性,出现一种革命的乡土文学类型。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作家和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作家便是在《讲话》的新形势下成熟并发展起来的。这时作家在前两个十年的作家,在自由主义和揭露现实主义方面表现的比较少。

“乡土文学”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主题,这是20世纪这个跌宕的时代赋予他的独特使命。首先便是启蒙。“乡土文学”作为一种呈现题材表现在不断觉醒的人物阶层上。茅盾的《春蚕》显示出母亲再苦再累也要供我们“读书”的时代热枕和底层人民意识的觉醒,经历《暴风骤雨》的洗礼,到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时,农村生活虽然艰苦,但底层人民的自主和幸福是努力可以寻求到的。

其次,女性的解放也在“乡土文学”中可以看到,祥林嫂、萧萧,还是鼻涕阿二,他们四肢健全但丧失这人该有的爱情权,性爱权,人格尊严权甚至生存权。这都是乡土小说在不断发展的反映的历史时代面貌。

此外,乡土文学作为一种描写时代发展的记录时,反映着人们的精神头随着科学的深入和人权的自由而得到提高,作品也从典型的类型人物走向具有独特的个性人物,从对自己的人生按部就班到对国家民族之存亡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形象的反应,揭露着一个民族从任人宰割到挺胸捍卫尊严的过程。乡土文学不仅是一面流血革命镜子,更是谱写中国从无知到问道的艰苦岁月。

总之,“乡土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重要的一环,不仅在启迪民智方面为中国的觉醒和发展起了宣传作用,更对中国人民寻求自我,揭露自我,反省自我,整治自我作了详细的考察汇报,是我们民族不可忽略的一幕。

参考文献

[1]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茅盾:《关于乡土文学》,《文学》,第6卷第2期,1936年2月。

[3]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8页。

[4]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9页。

[5]余庆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流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6]王嘉良:现代中国文学思潮史论(上、下).[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10月.

[7]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文学传统.[M]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