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分析

陈俊华

陈俊华(巴中市巴州区平梁镇中心小学校四川巴州636600)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单纯是要小学生学习掌握教材上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阅读去获取相关信息、学习有关文化知识、发展阅读技能和策略,为小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阅读奠定基础。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采取激励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小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活动中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8-0040-01

1激发学生们阅读的兴趣以及热情

兴趣是学生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向更为全面且长远的发展道路,实时的引导学生,让学生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所有收获,小学语文老师应当及时的转变其原本固化的语文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学理念开展各类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激发出学生们参与语文阅读活动的兴趣以及热情,不断的完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构建出一个和其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情境,老师们要懂得依据教材文章的内容设置悬念,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们采用小学合作的方式对其问题进行更为深度的探讨,营造出一个较为高效的语文教学氛围,赋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程极强的生命力,学生们要去翻阅一些和其文章内容相匹配的文学资源,感受其文章作者所表述的情感,和作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学生们受到其感染会更加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听课也会变得格外的认真。

2调动学生们的思维能动性

小学生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其对于各类事物的兴趣持续时间也不够长,想要让学生们始终保持一个高度的热情去学习语文知识内容,就需要想办法去调动学生们思维能动性,通过提升小学生们的思维能动性,让学生们都能更好的投入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做好阅读教学的衔接工作的处理,当其课文完成教学解读时,要依据其课文内容继续追求和其相关联的问题,使得学生们都可以更好理解其课文中的内容,如果学生们遇到各类的困难,老师们就必须要依照其困难进行跟进的服务,了解学生们的需求,帮助学生们答疑解惑。如果学生们的思维能动性低下,不愿意参与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那么老师就需要提出可以让学生们注意力集中的方式,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的激发出学生们探究各类问题的兴趣以及欲望,学生们在兴趣的引导下,会自主的投身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更好的掌握其语文知识内容。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对学生将来的语文阅读能力、阅读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的作用。因为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的形成,会成为学生个人的一生的宝贵财富,让学生受用终生。为此,在小学阶段就要想方设法、下大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让他们边读、边想、边记,从而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后,就能自己去找书读,就能有所收获。“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说得有些低俗,但是它至少说明阅读能够给人带来“财富”。所以,更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4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探究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进行语文的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小学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基础,学生进行学习遇到什么难点和重点,了解透彻后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减少教师课堂教学的无效劳动。在教学中注重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进而激活学生思维。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去质疑。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要注意发动全体学生互动交流,经过讨论交流来着力培养学生解疑释惑的能力。

5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

老师知道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家庭不同、经历不同,所以小学生上学时,会在事情的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也都存在差异。为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新课标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适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同时教师的课堂互动交流要对学生分出层次,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作业安排和不同的教学策略。

6在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教师和学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教与学,因为没有了教就无法让学生跟着教师学,反之亦然。在课堂互动交流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即使是不正确的意见,教师也要认真听,然后予以及时纠正,这样不会打击学生在课上发言的积极性。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自由读书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自由地畅读。老师一方面要遵循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进行有序的方法指导。另一方面,要针对个体差异,寻找不同的训练方法。对于优等生,老师可以让他们在读懂的基础上进行品读与感悟;对于学困生,老师可以让他们努力在读准、读通上下工夫,最终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进步。发挥学生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

结语

调动起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作出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深入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才能入境悟情,学生才能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基于电子书包资源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蔺雨婷.沈阳师范大学2016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校本改进策略研究[D].明显川.西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