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与用药安全之研究

/ 2

合理用药与用药安全之研究

刘兆明1祝之友2

刘兆明1祝之友2(1四川省雅安市中医医院四川雅安625000;2四川省洪雅县中医院四川洪雅620360)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5-0012-02

随着医药学的迅速发展,合理用药安全问题已成为临床用药中的一项重大课题。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物质,在疾病的治疗中,绝大部分治疗是通过药物的治疗而获得的。但是,如果不合理使用药物,不但不能解除患者的痛苦,达不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反而会给病人带来危害,造成新的药源性疾病。合理用药与用药安全的研究一直是药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1合理用药

1.1概念合理用药,是指在用药时,做到药物选择正确,剂量适当,给药途径适宜,联用药合理,能充分发挥用药的作用,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的伤害和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从而能迅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使机体恢复健康;同时还要考虑到经济因素,即药物的经济性问题。

1.2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是经国家SFDA核准备案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法律依据,其法律效力远远高于一般的药物手册和疾病治疗教科书。它包含有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科学依据、结论等信息,用以指导安全、合理使用药品。读懂药品说明书、用好药品说明书是安全用药的重要的第一步。

1.3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及其注意事项

1.3.1药品名称(1)注意商品名称和通用名称的区别。(2)注意药品名称读音与一字之差造成差错事故。

1.3.2认准“批准文号”,防假药、劣药。

1.3.3认真识别“批号”和“效期”。注意“有效期”的区别。

1.3.4正确解读“适应症”,即功能与主治。

1.3.5正确认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1.3.6对“禁忌”症要高度重视。药品禁忌一般包括“慎用”、“忌用”、“禁用”几种情况,是对某些人群不适宜用某种药品的一种警示。

1.3.7严格遵循“用法用量”,提高患者依从性。一定要遵照药品说明书中的用药剂量、注意事项的说明。

1.3.8按“贮藏方法”存放药品,防止使用“过期失效”药。正确解读“药品时效”和“失效药品”,了解“范特霍夫”规则。

1.3.9注意“注意事项”内容的告诫,防范不安全用药。

2用药安全

用药安全,即避免或降低临床药物性损害。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减轻、治愈患者的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但同时药物在治疗本身也存在危害,它能损害患者,造成残疾,甚至死亡。药物性损害已成为主要致死疾病之一。临床用药安全涉及到药物使用的整个过程,且与许多因素有关。加强药物临床使用安全的管理,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是医务人员的责任所在。用药过程一定要注意和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中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警示。

2.1药品不良反应

2.1.1概念药品不良反应系指合格药品,在正常剂量和用法,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反应排除了不合格药品、有意或无意(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所引起的反应。

2.1.2分类按其药理作用有无关系一般分为两类:A类药物不良反应又称之为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该类反应为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和所用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B类药物不良反应又称之为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它是一种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一般与剂量无关联,很难预测,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

3临床合理用药与用药安全

药物是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药物有解除病人的疾病痛苦、保障人民健康、造福人类的一面,同时也有造成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引起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的另一面,所以,要高度重视用药安全,同时还有以下几个应引起注意的问题:

其一,临床药疗处方用药,有些是合理的,但不一定是合法(规定)的;合法(规定)的不一定是合理的(特别是中医处方用药)。药学人员一定要与医生和患者沟通和协商,细心解释,不要随意拒绝调配。

其二,医师对来自药师的意见,采不采纳由医师自主决定。

其三,医师、药师、护师在知识结构上存在互补关系,应该有更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障用药安全。

其四,不合格处方用药错误的发生不是孤立的,是众多环节因素的某一个或几个存在缺陷所致。用药失误或差错并非由于人的疏忽和无能所致,而是由于管理系统内潜在的缺陷而造成了一个使人产生失误和差错的环境。

3.1处方药名书写与用药安全注意临床诊断、年龄项等的文字表述。药名书写,注意药品名称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用名。药物名称一字之差辨异同。

医嘱交代:医嘱不清是目前不合格处方主要缺陷。医嘱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用药安全的重要内容。

3.2临床诊断、药物的选择与用药安全临床诊断不明确和药物选择不对症是目前缺陷。不合理选择药主要是抗菌类药物的选择。临床医生凭经验使用抗菌药物,往往忽略了感染部位的病原菌,无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品种,造成不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再者,不熟悉和了解生物富集理论、患者饮食等对实验检验结果的影响,从而误导医生处方用药的不合理和不安全隐患。

3.3药物联用(配伍)与用药安全

3.3.1药理性拮抗。

3.3.2不合理联用,降低疗效,加重不良反应。

3.3.3同类药物联用或重复,不良反应增加或造成药物资源浪费。

3.4给药方法与用药安全

3.4.1剂型使用不合理,造成安全隐患。

3.4.2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影响临床疗效。

3.4.3溶媒选用不合理。

3.4.4选用药物与特殊人群用药不合理,造成不安全隐患。

4“UnLicensed”和“off-label”用药行为与不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思路

“UnLicensed”(未经许可的)用药。指当前市场上没有合适的药物时用其他制剂代替的:如(1)许可的药物在调配;(2)药物许可,但剂型未许可;(3)特殊生产许可范围内的药品;(4)药准字号药品缺乏时用化学试剂替代的;(5)其他情况。

“off-label”(药品说明书标识以外的)用药。药品使用患者的年龄、适应症、给药方法、剂量、给药途径等不在厂家提供的药品说明书之内的用药。

4.1UnLicensed和off-label用药存在的原因(1)缺乏合适的制剂。(2)临床研究测试数据不适合儿童用药。(3)目前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儿童用药词语含糊。

4.2UnLicensed和off-label用药可能引起的问题(1)药品不良反应与给药错误。(2)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存在。(3)新的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4.3解决思路和方法

4.3.1临床医生、临床医疗工作中在使用UnLicensed和off-label用药时,一定要谨慎行事,并注意告知患者和家属可能出现的不可预测的风险,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为宜。现统计,目前临床上有近50%的药物没有儿童用药说明。

4.3.2加强“UnLicensed”和“Off-label”概念的学习和宣传,当用药目的是为了患者的利益,而其利益大于风险时,应视为合理用药,核心问题是注意告知义务。

4.3.3药学人员要加强“UnLicensed”和“off-label”的学习和相关信息宣传,尤其是处方点评,在源头上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保障。

总之,合理用药与用药安全一直是我们医务工作者要思考、要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我们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在今天社会提倡保护好人权和创造和谐社会的形势下,我们更要提高合理与安全用药的意识,并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以服务好每一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