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汪杰

长沙市中医医院肝胆外科湖南长沙4101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5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上述两种不同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但在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术后疼痛上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结石残留上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虽然手术时间较开腹稍长,但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伤害较低、安全可靠、恢复较快,在临床上有使用和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多位于胆总管的中下段,结石的来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对于这种疾病临床上一般采用开腹及腹腔镜手术,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5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联合手术治疗之后,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5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患者。观察组28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5.3±3.5)岁;11例为单纯胆总管结石,17例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对照组28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4.9±3.6)岁;10例为单纯胆总管结石,18例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两组患者在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患者均是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均经腹部B超和磁共振胆道造影(MRCP)检查,发现有1-6枚结石。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常规切除胆囊后切开胆总管前壁1.0-1.5cm,利用取石钳取石,术中进行胆道镜探查,确认无结石残留后置入引流管,关腹。

观察组患者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腹腔镜手术: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利用四孔法操作,除了剑突下穿刺孔的位置与常规的腹腔镜不相同以外,其它三孔操作均与常规腹腔镜技术一样[1]。剑突下穿刺孔的位置选择在剑突下3cm并向右2cm,在操作的过程中尽量使穿刺孔与胆总管垂直并保持最近的距离,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胆道镜取石操作。在手术的过程中气腹压需保持在12mmHg,在胆囊管肝总管交汇处无血管区纵行切开胆总管前壁1cm,在剑突下主操作孔置入纤维胆道镜,利用取石网篮取石,之后置入导尿管进行反复冲洗导管,利用胆道镜进行检查,确认没有结石残留后放置T管并妥善固定,从T管加压注入盐水进行观察。最后常规切除胆囊[2]。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术后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分析,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x2进行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切口感染、术后疼痛、结石残余的比较分析

两组患者在接受上述两种不同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的时间长,但在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术后疼痛上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结石残留上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根据来源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为原发性胆管结石的组成部分,它可在胆总管中形成,或原发于肝内胆管的结石下降落入胆总管[3]。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是指原发于胆囊内的结石通过胆囊管下降到胆总管。这种疾病的病因主要是结石影响了胆汁的流通,促使结石局部以及近端胆管的扩张,如果再加上结石的机械性刺激,胆管壁常有慢性炎症改变[4]。如果患者在临床上出现黄疸就表明结石已经进入胆总管,或者胆总管内已经形成嵌顿和阻塞,对患者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加强治疗的方法。目前,在临床上治疗胆总管结石一般采用的是利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很多的临床实验也证明这种手术治疗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疗效性。

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上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一种西医治疗,主要利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另一种是中医治疗,目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手术治疗,大量临床实验研究表明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5]。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取尽结石、解除梗阻,促使患者胆流畅通,同时需要防止感染[6]。

本次的研究中对治疗胆管结石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一种是开腹术,另一种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开腹手术是一种传统的手术方式,采用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或右肋缘下斜切口都能满意显露胆总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上具有很多优势,不仅可以避免开腹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小;而且在手术中可以减少出血、切口感染。总之,实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可以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减少对患者的伤害。通过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的时间长,但在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术后疼痛上要显著优于对照组。首先,在进行腹腔镜手术中需要注意对主操作孔位置的选择,一般选在剑突下3cm并向右2cm;其次,需要注意胆囊管先不要离断,留作牵引胆总管之用;第三,需要注意对胆总管道需要反复冲洗,将细小的结石冲出胆总管;最后,在进行T管置入时需要注意必须轻柔,避免损伤胆总管。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合并胆道镜进行治疗,对于患者在术中的创伤性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在术后恢复的也比较快。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伤害较低、安全可靠、恢复较快,在临床上有使用和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卓民.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2,18(18)18-19.

[2]章志军,王波,黄俊伟,张勤,叶舰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4):1321-1322.

[3]王晨,陶文雅,徐韦.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02(22):230-232.

[4]刘郁,于亮,段绍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40-42.

[5]谢浩,龙昊,宋正伟,杨秀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3,20(42):2359-2360+2363.

[6]汪小万,赵中伟,崔杰,陶红,王文卿,赵安.腹腔镜和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观察[J].肝胆外科杂志,2014,04(22):28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