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灌溉渠道水体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基于农业灌溉渠道水体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的思考

徐冬

徐冬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

[摘要]经过长年的农业发展,我国城市,尤其是重工业城市的农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条,但是多年的开发业致使农业灌溉渠道干涸、污染严重,因此如何进行生态修复成为难题,而单一的生态修复并不能满足现在对事物的多元化要求,因此本文中,作者将结合生态修复以及景观设计进行综合考虑。

[关键词]灌溉生态景观设计

前言:灌溉渠道的生态修复工程迫在眉睫,而如何能够使生态修复的同时建立起曼妙的景观欣赏也至关重要,作者从多元化角度出发,先分析渠道灌溉生态系统的恢复,同时分析景观设计与生态系统的结合统一;以满足城市周围农村发展为基础,以实现水质改善人民生活状态提升为前提,以丰富渠道景观环境为内涵,从不同的角度以及技术手段对此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大家能对此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1.灌溉渠道水体修复技术与景观设计

湖泊、水质、输水、蓄水是灌溉渠道水体受到制约的四大因素。首先是湖泊,在此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是江、河、湖、水库、地下水的汇总称谓,指在灌溉渠道的主体,近年来由于开发过度以及污染严重,这些主体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所以我们在进行灌溉渠道水体修复技术与景观设计时,此主体是基础,应将恢复生态廊道作为必要手段之一。其次是水质,这里的水质是指没有收到工业、农业污染可进行生活与从事农业生产用的正常水,因水质近年来受到污染严重,导致灌溉出的农业产品含有化学成分对人身体不利,因此修复时也应当考虑对于当地水质的改善;再次是输水,输水是灌溉形成前的运输系统,是灌溉时的有效手段,而近年来由于农业系统发展与建设不同步,输水系统并不完善,不仅管道系统错综掺乱,同时输水设施也不尽相同,这对灌溉统一化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最后是蓄水,蓄水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工蓄水,另一种是自然蓄水,自然蓄水包含湖泊等天然具有蓄水功能的蓄水池,人工蓄水则包含水坝等蓄水池,但蓄水尤其独特的作用,是旱时灌溉,涝时排洪的重要途径,但是现有蓄水设施大多不具备因地适宜的排储能力,因此对当地的灌溉渠道水体修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更妨碍了景观设计。

景观体系并不单纯的指外观,而是内在的生态体系回复,比如,在某水渠当中建立具有景观美感的植被生态体系,通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产生的生态反应,生物与植物之间产生的生态反应,形成稳定的具有生态动态的生物圈,从而通过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生态反应”形成真正的生态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降解水中杂质,恢复灌溉水质,同时因人工干预,生态植物的摆设与构造形成景观,如此不仅加强了农业灌溉渠的水体修复,同时增强了带有人文色彩的景观设计,一举多得。

1.1水体修复技术工程与水体景观的有机统一

1.2.1加气阶工程与跌水景观。

灌溉渠道的平面形式多是以带状形式分布,在有一定自然落差的沟渠部位,可人工设置加气阶,即人工设置多级落差,如滚水坝或橡胶坝。通过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滚水坝或橡胶坝的形式,使渠道水体形成多级人工落差,水在流经下落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使水体的复氧能力得以增强,另一方也形成比较自然的跌水景观。

1.2.2河道曝气技术与泉涌、喷泉景观。

河道曝气技术是根据水体受到污染后缺氧的特点,人工向水体中连续或间歇式充入空气(或纯氧),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的污染物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渠系水质。这种曝气技术投资少、见效快,在我国河流(湖泊)、渠系污染的综合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所形成水面特征类似于自然水体的泉涌景观或人工水体喷泉景观。在具体项目设计中,这两者结合,并通过有效的景观化处理,也就形成了灌溉渠道独特的泉涌或喷泉景观。

1.2.3沸石处理工程与水体散置石景观。

沸石是一种天然而廉价的多孔性非金属矿物质,其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对污水中的N和P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将沸石置于渠道的较窄处或是桥梁下方的水中,尽量增加沟渠内水流与它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在狭氏型渠道中适当距离地均匀或非均匀排布,一方面能使水体在流动中得到反复净化,以进一步改善水质,另一方面也成为水体中自然的散置石景观。散置石景观空间及其环境又为某些种类的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丰富了渠道的水生态系统,也使景观形态更为多样化。

1.2.4生态型渠道空间构建技术与景观设计

修复马蹄型湿地,重塑渠道的弯曲度与景深和藏景沟渠中的马蹄型湿地及其蜿蜒性为沟渠生态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条件,使其可以拥有更复杂的动植物群落。然而,渠道蜿蜒性的增加会对输水时间和输水流量造成影响。设计可根据具体空间特征,留大湾而限小湾,以避免弯道过多而影响水流。这种马蹄型湿地湾在景观上能增加景深,能形成藏景和幽静的景观空间,便于城市居民赏景与休闲。

生态渠道修复不仅方式众多,而且运用形式多种多样,但是一定要有根据的进行修复,作者以实际案例为列,对此进行总结分析。

2.生态景观设计对渠道修复的作用实践表现

以某蓄水池为例,其护坡两侧岩土层长年裸露在外,不仅降低了蓄水能力,污染了池内的水质,因此对其进行了带有生态景观性质的灌溉渠道修复设计,首先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当地水质当中微生物少且水质偏碱性等特点,因此最终界定用石笼枝桠床这一手段进行修复,石笼固定性强,透水性好,并且不与碱性水质发生化学反应;枝桠的柔韧性好,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承装器皿,同时空隙粗大,能够承载众多微生物,使其成为蓄水池中微生物的栖息地,能够进一步的改善水质,同时由于石笼本身的形状特点以及枝桠的造型,使整个蓄水池的装饰焕然一新,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风景。

这种生态景观修复设计的前提在于严密的生态调查以及积极的对策相应,如果这个蓄水池中的微生物较多,同时再为微生物提供生长温床,就会造成微生物泛滥,以及浮游生物变多,水质混沌恶臭等现象,导致景观品味下降以及水质下降,而如果采用钢、铁质等材料进行护坡保护,则会因为水质呈现碱性而与铁质物品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整个蓄水池水质发生变化。因此选用何种材料以及何种植物进行景观设计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气候环境、水质环境进行选择,要因地制宜、要切实的符合实际发展观的重要特点,这才是整体灌溉修复的重点。

结束语:

生态景观的设计表现出独特的修复性能,是针对水体、水质以及整个系统的修复能力,但作者认为,景观设计的能力有限,并不能将其完全看做是农业灌溉渠道水体修复工程的唯一途径,只能将其看做是修复水体过程的可行方式,比如修复渠道断面、浅谈、深潭、护坡、生物防渗砌块等工程当中,景观设计的作用就有些勉强,不仅耽误了经费的支出,同时浪费了时间,因此针对不同的污染程度以及不同的生态进行表现区所建立的不同的景观设计尤为重要,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分清污染程度、分清建设经费的运用,如此才能做到实事求是的修复效果。

参考文献

[1]范英英,刘永,郭怀成,等.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湖区沟渠保护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3):481-485.

[2]顾斌杰.田唐剑.现代滨水景观设计[J].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8.

[3]孙从军,张明旭.河道曝气技术在河流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2001(4):12一14.20.

[4]周香香,张利权,袁连奇.上海崇明.留前卫村沟渠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2):394-400.

姓名:徐冬(1979.8.---),男,职称:设计艺术学讲师,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邮编:52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