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外科护理

/ 2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外科护理

刘亚男赵珮莹李萌王琪

刘亚男赵珮莹李萌王琪

(黑龙江省医院150000)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血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0-0224-02

主动脉夹层(AD)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形成的壁内血肿沿着主动脉长轴扩展,使中膜分离,造成了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夹层引起主动脉破裂的发生率是所有腹主动脉破裂的2~3倍。在主动脉疾病引起的死亡中,夹层是首因。在突然死亡的人群中,死因为主动脉夹层者占4%左右。其主要致死原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至胸、腹腔或心包腔,进行性纵隔或腹膜后出血,以及急性心衰或肾衰等。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22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在21~6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5.2岁。

1.2结果:22例患者经积极配合治疗后病情均发生明显好转,经院后3~6个月随访,患者预后良好。

2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对主动脉破裂危险性很大或已发生破裂的患者,需要进行急诊手术。在严密监护和药物治疗下,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后,迅速将患者送至手术室急诊手术。对择期手术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可在降压治疗的同时,按血管外科常规术前准备。

2.2术后护理

2.2.1体位与活动取平卧位,麻醉清醒后改为半卧位。术后卧床1周,以防止吻合口破裂出血,1周以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尽量避免左侧卧位,以免压迫人工血管。

2.2.2病情观察

(1)患肢血运:观察患侧肢端皮肤的颜色、温度及动脉搏动情况判断有无血栓形成。

(2)伤口情况: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情况,保持伤口敷料干燥,防止伤口感染。

(3)尿量:尿量的监测对了解循环状况、液体的补充、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肾功能状况、肾灌注情况等极有帮助。尿量在30ml/h以上时,表明患者循环状况、肾灌注和。肾功能良好。

2.2.3引流管护理病情稳定后取半卧位,有利于胸腔引流,预防肺部感染。观察胸腔引流管的颜色、量、性质及引流通畅情况,如术后2~3天,引流量<50ml,且引流物颜色变淡,即可拔除胸腔引流管。

2.2.4药物护理

(1)抗凝治疗:术后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抗凝治疗,以防止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一般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5~7天,之后口服阿司匹林或华法林1年,防止血栓形成。注意观察抗凝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2)控制血压:主动脉夹层患者常有高血压病史,术中低温、紧张、疼痛等均可引起术后血压增高。绝大多数患者一次手术中病变的主动脉仅被替换一部分,还残留有病变的主动脉。因此,在承受过高的血管内压力时仍有破裂的可能。血压高也易使吻合口渗血、结扎线撕脱,因此,术后必须注意控制高血压,减少渗血和假性动脉瘤的发生。对于低温引起的高血压,可通过复温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予以解除。适量镇静止痛药物的应用能有效地防治因紧张、疼痛等原因引起的高血压。术后顽固性高血压者,需要应用利尿药或血管扩张药物控制血压。

2.2.5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出血: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手术创伤大,吻合技术比较难,吻合处较多,术中和术后发生出血和弥漫渗血等都往往致命。因此术后对出血的观察和早期发现最为重要。要及时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量:术后1小时>10mlfkg、任何1小时>500ml、2小时内达400ml,都提示有出血的指征。同时术后早期控制高血压也是防止出血的关键环节,控制血压在(90—120)mmHg/(50~80)mmHg,以保证组织灌注,皮肤温度正常,以尿量为准,尿量维持在30ml/h以上,避免血压过低造成灌注不足。

(2)神经系统症状:脑部并发症是近端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苏醒迟缓、记忆力减退、抽搐、偏瘫、昏迷等。护士在患者未清醒前,仔细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如何等,清醒后要记录清醒的时间和程度,注意有无脑缺氧症状、认知能力和精神状态。

(3)感染: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手术创面大,人造血管异物植入和带有引流管、输液管等都可能发生细菌污染和感染,因此预防感染十分重要。术后抗生素应用的原则是广谱、联合、大剂量、短疗程。对有发热的患者做血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更换敏感抗生素。

3讨论

主动脉夹层常起源于内膜原发破口,血液经过此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使中层裂开,并沿顺行或逆行方向向远方发展。在夹层发展过程中,可出现夹层内壁继发破口,从而使主动脉夹层腔减压,因此,有继发破口的夹层比盲袋样夹层不易发生主动脉破裂。

除少数的急性夹层是发生在扩张的主动脉基础上之外.大多数急性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直径大小基本正常。急性主动脉夹层中,可见主动脉壁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主动脉壁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夹层腔内多见有血栓形成;慢性主动脉夹层中,主动脉外径常见扩张,主动脉壁中层坏死区被吸收,纤维瘢痕增生,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覆盖于夹层腔的表面,夹层腔内多见有机化的血栓,少数小的假腔完全被机化的血栓所闭塞,即通常所谓的“自愈”。

参考文献

[1]胡德英,田莳.血管外科护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2]张玲.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大连.大连市东晟印刷有限公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