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题的特征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1

小学数学开放题的特征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谭小龙

谭小龙山东省新泰市岳家庄乡东邱联小271226

摘要:根据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适当地引导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以促进学生创先思维的培养”。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开放性题目所占比重不断扩大,并逐渐将其纳入了学生的考试要求之中,所以,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的特征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一些问题,以供各位同行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特征问题

一、前言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数学课程中就陆续出现了开放题,它与传统的封闭题型相比,具有目的条件不充分、没有确定型结论以及解决问题对策复杂多样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教学特点。但是,随着新课改要求的不断完善,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事业面临的主要任务,而数学教学中的开放性题型又恰恰具备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功能,使得我们不得不对其作出进一步的研究,以促进我国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小学数学开放性题型具备的特征

1.小学数学开放题没有完备的条件。纵观我国近几年的小学数学开放题,其中的问题大多存在着条件不充分或者多余的特点,而形成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则是在于考察学生补充条件和筛检条件的目的,以便于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一个笼子里有鸡和兔子两种动物,总共有20只脚,问最多有多少只兔子?像此类题型,学生就不能直接从题干中得出兔子有多少只、鸡有多少只,而是需要学生开放自己的思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判断兔子有几只脚、鸡有几只脚,再根据脚的总数推断兔子和鸡各自所占的比重。

2.小学数学开放题的答案很难确定。例如:小明从学校到家里有100m的距离,小刚从学校到家里的距离有110m,问小明与小刚家之间相差多少米?此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蕴藏的答案却错综复杂,因为没有完善的问题条件,从而导致了答案的不确定性。如当小明和小刚家的方向相同且都是直线时,则两家相距10m;若方向相反且都为直线时,则相距210m;除上述两种情况之外,两家距离则在10-210m之间。

3.解决开放题的方法具有创新性。学生在对开放题进行解答时,没有统一的规律可以遵循,他们只有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寻求答案。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迫使他们寻求属于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有些学生可以根据商的十位数是0、个位数是7得出被除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分别为6和5,从而得出答案。而有些学生则可以通过判定个位不可能是7(8、9……)等数字来排除错误答案,最终确定正确答案。这样就达到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要想有效地刺激学生敢于想问题、乐于想问题以及勇于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必须为学生建立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因为,一个人一旦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其思想也会受到一定的束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成绩良好,而一到考试总是不会解题的关键所在。对此,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做游戏、唱歌等方式,缓解他们紧张的学习心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精心设计开放题的教学方法。例如,在给学生讲述“一个笼子里关着鸡和兔子,总共有20只脚,问最多有多少只兔子”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先询问学生兔子有多少只脚、鸡有多少只脚。这样一来,就可以诱导学生对该问题的思考,他们会发现,兔子大余4只就没有鸡,鸡大于10只就没有兔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3.正确把握开放题的程度。虽然开放题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形式,但是过度的开放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教学过程的失控,最终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身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掌握好开放题的程度。

四、结束语

就目前而言,小学数学教学的开放题不仅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新课改要求下的必经之路。身为21世纪教育工作人员的我们,只有探寻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题在培养小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作用,才能有效地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马甫波浅议小学数学命题的开放[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09)。

[2]狄海芬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政治开放题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3]昌宁县大田坝中学万自强培养数学创新思维的建议[N].云南经济日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