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体会

韦英黄智琼

韦英黄智琼(成都第一骨科医院610031)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8-0289-02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在各病区使用规范统一病人身份标识、高危提示标识、管路标识、药物标识等,用于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护理部制订护理警示标识相关制度,由病区各主管护士评估所管患者的病情,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后启用相关护理警示标识的安全管理方式。结果实施护理警示标识安全管理后,护理安全隐患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结论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增强了护士风险意识,提醒各班护士对重点病人的加以关注,使临床护理工作得到安全有序的落实。减少护理差错、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护理警示标识安全管理

护理警示标识是指医院为预防病人在住院过程中,由于心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或风险事件的发生而特殊制作的各种有针对性的标准记号,以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1.2]规范、醒目的标识给于警示信息,使护理人员做到因人施护,有的放矢,对此类病人加以重点关注,从而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自2010年5月我院各科采用统一的护理安全警示标识以来,取得了很好的安全警示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护理警示标识采用规范、统一、醒目、美观、图文并茂的自制标识,分红、黄、绿、蓝等醒目的颜色,能对护理人员起警示作用,同时病人和家属看到标识后有一种温馨、安全的感觉,从而自觉遵守,达到整体安全的目的。我院在临床各科住院患者中使用的“护理安全警示标识”,包括病人身份标识、高危提示标识、管道标识、药物标识等标识。

1.2方法护理部将护理警示标识使用的规定下发至各护理单元,护士长组织学习,护理人员掌握使用规定及范围,动态的评估住院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一般情况,根据患者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时使用规范统一的护理警示标识将其悬挂在患者床尾或相应位置。

1.2.1病人身份标识病人入院后,接诊护士询问新入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床头卡放于病床床头并将写有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等信息的手腕带佩戴于病人的右手腕上,有利于护理人员操作前后,能使用2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方法,从而很好地落实查对制度。

1.2.2高危提示标识主管护士对新入院患者进行评估,凡根据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悬挂相应的过敏药物标识,如“青霉素过敏”、“头孢类过敏”等;根据《跌倒高危评估表》、《压疮高危评估表》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的评估,凡评估分数达到高危的患者,悬挂防跌倒、防坠床、防压疮高危标识;凡输血患者则在输血时在其输注的血液旁悬挂血型标识,提醒护士严格查对,确保输血安全。

1.2.3管路标识在临床上,危重病人、手术病人常常带有多根管路,在进行管路护理中常常需要去仔细分辨管路,且管路的护理是基础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护理的结果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一旦操作失误,可能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将管路标识分为两种,中心静脉置管、胃管、镇痛泵管路用红色长方形标签,术口引流管、保留尿管使用蓝色长方形标签,标签对折粘贴于相应管路的中下端,在标识上记录管路名称、留管时间及操作人员等信息,同时在该患者的床尾上悬挂“防管路脱落”标识。

1.2.4药物标识对需严格控制速度的药物,如升压药,降压药等,在药物旁挂上“控制滴速”标识,提醒护士加强观察,确保用药安全。并根据患者病情随时调节输入速度。高危药品按A、B、C三级进行管理,专柜单独存放,并放上醒目的红色警示标识。如浓氯化钠、10%氯化钾注射液、胰岛素、中药注射剂等。

3结果

实施护理警示标识后,护理人员的操作更加有序、基础护理合格率明显提高,护理安全隐患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得到极大地提高。

4体会

4.1护理标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需要,护理人员对每个个体选择使用不同的安全警示标识充分体现了护理服务的人性化和细节。使护理服务更贴近患者,不仅重视疾病护理,更重视意外事件预防。

4.2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量大,极易产生疲劳感。不同颜色的警示标示可以减少差错的发生,从视觉上刺激大脑,色觉的提醒起到警示和告知的作用。[3]可以使护士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极强的查对,从而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4.3医疗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潜在隐患是始料不及。另外,现代医学仍存在许多未知领域,是医护人员不能掌控的[4]。护理标识能够让患者知晓、家属知情、护士清楚。共同营造安全的医疗环境,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的机会,促进护患沟通、理解,减少护患纠纷。

5结论

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增强了护士风险意识,提醒各班护士对重点病人的加以关注,使临床护理工作得到安全有序的落实。减少护理差错、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元美.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9C):2158—2159

[2]蒋红.顾妙娟.倪洁.护理标识在病区细节管理中的运用[J].上海护理,2008,8(4):76—77

[3]陈幼菊.护理警示标识在病区安全操作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09,2(7):76—77

[4]苏真娇.晏巍.王蔚等.护理安全告知书在ICU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