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型医患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浅谈新型医患关系

王晓蓉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医患关系是医疗诊治活动中最根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医疗实践活动的展开。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减轻病人身心痛苦,创造最佳心身状态的需要,也是促进医患之间理解与支持提高医疗水平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医院;医患沟通与交流;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339-02

1.良好医患关系从交流开始

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诊断和治疗质量[1]。良好的医患沟通是以减轻病人心身痛苦为目的,创造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最基本的需要,是促进医患之间交流,提高诊疗效果的需要[2]。

1.1医患沟通是塑造医院形象的需要

医院尽管拥有许多先进的医疗设备,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如果缺少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就会影响医院的整个形象。在医疗服务中良好的人文关怀要首先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和交流,才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1.2医患沟通是患者和家属的需要

我们大都熟悉这样的情景,病人坐下来就诊时,总要把坐椅朝医生的方向挪一挪,向医师靠拢,这当然不会是完全无意识的行为,人际距离也是沟通的手段。患者到医院看病,希望与医务人员进行平等交流,获得尊重,享有病情的知情权。医务人员通过诊断如实告之病情,更能赢得患者的配合及家属的支持,使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病人就诊时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极为关注、敏感。如果医护人员稍有疏忽,就会引起误解,甚至发生医患纠纷与矛盾。我医院有一位著名老医生总是得到病人好评,这位医师在与病人谈话诊疗时,“他总是弯下腰来,前倾着身子认真倾听,让病人感到亲切体贴”。这是医生的体态语言,是非语言交流信息、这种行为方式就是沟通的媒介,要能让病人感受到医生的关爱和体贴,医患沟通是多方面的,随时、随处都在发生和进行中。

1.3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医疗工作的需要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务,真正做到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既代表了广大患者的利益,又代表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心愿。医务人员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体现了对患者细心、耐心、关心和爱心,处处是患者感受到人性化服务,是医疗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3]。

1.4医患沟通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医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风险性高的学科。在许多诊治疾病中,有的虽已诊断明确,但目前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医患双方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沟通、互相信任显得十分必要。只有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尊重患者,才能使其积极支持配合医疗工作,才能使医务工作者有良好的心态从事医学事业,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2.医患沟通中存在的医患矛盾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2.1医学科学的复杂性

医学科学领域的广泛性,有的疾病目前尚无办法解决,同时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有高有低,医疗机构的设备和级别也不一样,即使在医学发达的国家同样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任何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而有些病人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2.2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在少数医务人员中存在着服务态度生硬冷漠,医疗技术水平不高,职业素质低。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加强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2.3医疗体制存在着不足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比较突出,体制的束缚、改革进展的缓慢,也影响着医患关系,随着医保制度的建立,实行基本医疗,用药受到限制,病人又要承担一部分费用,当病人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时,往往将不满发泄到医院或医务人员身上。

3.改进医患关系的措施

3.1医护工作者者需要学会与特殊患者沟通的技巧

医疗工作中,医生一句鼓励的话,可以使病人转忧为喜,精神倍增,病情立见起色;反之,一句泄气的话,可以引起病人抑郁焦虑,卧床不起,甚至不治而亡。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可应用沟通的鼓励、发泄、倾听、同理性、沉默、触摸等心理技巧对病人理解共情和交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达到理想的健康状态。

3.2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

创新挂号如设置便民门诊,缩短各项检查预约和报告时间,提高挂号、收费、取药等窗口的工作效率。能促进医患关系和谐,舒适安静轻松的环境也是提高病人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如明亮洁净的侯诊大厅,明显标记的导医诊牌、服务台、自动取款机、方便轮椅、推车、残疾人通道、绿色通道、自动扶梯、纯净水饮水机,各类琳琅满目的健康教育壁画和各类休闲健康杂志等也是改善医患关系不可忽视的因素。

3.3建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医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医务工作者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操作规范,从而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

3.4提高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

医院开展“微笑服务”,建立门诊回访制度等都是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这也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从患者信任的眼神和感激的话语中感觉医护人员是他们的亲人,在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而辛勤付出。使患者和家属感受到医护工作者对生命的高度重视,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社会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研究[C]//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2016.

[2]段秀丽.浅析当前医患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3]刘健,王春芝,刘建平,等.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