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催开智慧的花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1

阅读催开智慧的花朵

许婷

许婷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松龄小学25510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帮助学生树立起阅读的兴趣、享受阅读的乐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阅读教学兴趣智慧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基本理念。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便是广泛的、大量的阅读实践。那么如何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保持孩子们旺盛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实践呢?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环境,营造阅读氛围

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条件,为学生创造阅读的良好环境。

众所周知,“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乐于接近老师,乐于跟老师交流,在课堂中没有压力,他才会爱上学习。在一次阅读课上,班里有个学生上课不专心,把书本掉了一地,班里顿时鸦雀无声,以为我要训斥一通。我却一本正经地说:“你想加快自己‘读书破万卷’的进程吗?这样做可不行啊!”学生们“轰”的一声就笑开了。我认识的一位教师的开学第一课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她说自己就是聊天、放松、拉近距离,让孩子们喜欢上她和她的语文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课堂是阳光的,这样的阅读是温暖的。

我们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限,为了给学生提供阅读条件,我组织学生办了个班级图书角,为他们推荐一些少儿读物,比如《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让他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我每周拿出一节语文课专门进行阅读,每天中午15分钟读书时间。有了固定的阅读时间,在班级爱阅读孩子的带领下,孩子们渐渐从“要我读”到“我要读”,从在校内读延伸到校外自主阅读,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活用教材,课内带动课外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必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带领学生学好教材,然后着眼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知识拓展的“链接点”,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空间。

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总是灌注着作家的思想感情,而并非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二年级上册的课文《我们成功了》,教师结合申奥,结合奥运会,激情朗读,老师、孩子的眼里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仿佛又回到了申奥成功的那个夜晚,孩子此时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任何空洞说教所无法比拟的。之后我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看并阅读2001年申办北京奥运会的资料。

语文课上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的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让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同样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中以《吃水不忘挖井人》、《狼牙山五壮士》让学生了解了“昨天”,让他们知道祖国的春天是革命前辈、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应该热爱珍惜。抓住时机,我让学生读了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的故事。

我在教低年级时,会根据小孩子的特点,选择符合低年级年龄段的故事书作为培养阅读兴趣的开端。这类故事书讲述的故事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例如我在讲《丑小鸭》时,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期待结局大白之际,我戛然收声,告诉学生,后面的可更精彩呢。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我就乘机给他们推荐了《安徒生童话》。经过长时间故事导读,学生慢慢地养成了一种阅读习惯。

三、开展活动,丰富阅读生活

为了促进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也十分重视开展各种活动,以活动促进阅读,体验阅读的快乐,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中逐渐培养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上学期我班开展了“故事妈妈”进课堂活动,每周利用一节课邀请几位孩子的妈妈为全班孩子讲故事,不仅激发了孩子们读书的乐趣,还让家长和学生在活动中共同成长。

农村学校的孩子们,因为地域条件的局限,没有浓厚的读书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就采用家长监督填写《读书记录卡》的方法,每天强制阅读,并每周评出“读书大王”,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两年多坚持不懈的课外阅读很见成效,大部分同学课外阅读总量已达几十万字。在每天的《读书记录卡》中,孩子们记录下了自己的收获,有时摘抄好词佳句,有时记录科学知识,有时谈谈心得体会……孩子们在书海中徜徉,如蜜蜂嬉戏于花丛之中,采集到甘甜的蜂蜜,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为自己的文章增色添彩。

引用于漪老师在《给语文教师加点钙》一书中的话:“有智慧的人,生命能闪光。阅读是长知识的重要途径,能催开智慧的花朵。青年人要用源源不断的知识清泉滋润自己成长。”

是啊,对于一个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来说,他的教学发育史实质上便是他的阅读史。面对新的课程改革,面对知识爆炸的社会,面对渐趋浮躁的人心,阅读必将成为我们工作和学生学习的必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