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运用心脏B超诊断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运用心脏B超诊断的临床分析

段琰

保山市施甸县中医医院云南施甸678200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运用心脏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45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均行心脏B超诊断,并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B超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45例患者均为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符合率为100.00%,采用B超诊断结果显示,43例患者为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符合率为95.56%,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相当,统计学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11.11%,B超检查为0.00%,相较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B超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运用心脏B超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安全无创,且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心脏B超;诊断;敏感性

冠心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属于慢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提高冠心病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1]。为了探讨心脏B超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价值,本文特以我院45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展开研究,对其心脏B超诊断结果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45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收诊时间为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心脏B超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40~75岁,平均(49.85±7.10)岁,病程1~10年,平均(4.62±1.05)年。在疾病类型方面,20例为稳定型心绞痛,16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6例为急性心肌梗死,3例为其它。

1.2方法

患者均于静息状态下进行心脏B超检查,采取左侧卧位,划分左心室壁节段,仪器采用Philips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2.0~3.5Hz,探查患者左心室长轴和切面、心脏切面、心尖四腔、以及胸骨旁二尖瓣口等,观察是否发生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根据所显示的图像,计算并分析发生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范围,获得相关参数,以评估患者病情。

1.3诊断标准

B超检查诊断以美国超声协会提出的16节段室壁运动分析法作为评定标准:1分:图像中多层色彩均匀分布,为正常;2分:图像中蓝绿色带消失,为运动减弱;3分:图像中黄色色带变浅或消失,为无运动;4分:图像中仅观察到红色色带,为矛盾运动;如果各节段评分均为1分,则为正常,若任一节段评分>1分,则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诊断符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采用(%)描述,然后行检验,若结果中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对比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45例患者均为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符合率为100.00%,采用B超诊断结果显示,43例患者为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符合率为95.56%,另外2例患者中,1例漏诊,1例左心房内径异常误诊为左心室舒末径异常,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相当,统计学对比差异无显著性(X2=0.511,P=0.475)。

表1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对比(n,%)

2.2两种检查方法不良反应对比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5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B超检查中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相较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B超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2,P=0.021)

3讨论

以往临床上主要是通过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进行诊断和病情评估。但是由于一些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再加上心电图不能完全、准确的反应患者病情,导致存在误诊或漏诊,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现阶段,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准确率为100%[3]。但是其检查方法操作复杂,并且需要穿刺,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因此临床推广存在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B超开始在一些医院冠心病阶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检查中得以广泛应用,该种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彩色超声诊断仪形成声波,利用其物理性质来反映患者心脏情况,并通过图像予以呈现,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4]。采用B超检查,可以通过图像方式反映患者心脏节段性室壁运动情况,无论发病与否,都可以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并且,在临床检查中,B超具有操作简单、随时进行、无创、误差小、费用低等优点,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采用B超诊断符合率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当,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并且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B超检查无1例发生,这与其他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符[5],可见其检查的具有较为理想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运用心脏B超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是一种安全、无创的诊断方法,且不良反应少,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刘丹蓉.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2):168-170.

[2]王红霞.分析心脏B超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临床检查价值[J].吉林医学,2014,35(24):5406-5407.

[3]袁久平.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3):64-65.

[4]路爱青,李全太,孙作忠.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冠脉CT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15,24(2):186-188.

[5]赵伟涛,徐增政,贾桂贞,等.超声心动图及导管法左心室造影评估室壁运动的对比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6,35(6):46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