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张雨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张雨洁

张雨洁

上海市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

摘要:我国大部分精神病患者是由于重大变故造成的。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面临生活以及工作压力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患上了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的精神病,为了可以治愈精神疾病带来的身心健康问题,大多数的病患以及家属,选择利用专业的护理手段,可是精神科护理中依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所以,文中要分析这些安全隐患的同时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人们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压力越来越沉重,造成精神障碍疾病屡屡出现,开始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疾病。正因为患者特殊,导致护理工作无法良好展开,经常出现突发危险事件,导致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更有甚至会威胁到患者以及护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为了降低这种事件的出现率,将对精神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1当前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住院环境特殊

精神科的病房一般采用的是封闭式的管理,不同年龄、症状的患者在同一个病区中,如果护理不到位,将会促使一些具有冲动情绪的患者产生伤人事件,导致护患纠纷。大多数的精神病不具备自知能力,比较排斥医学,治疗依从性交叉,一旦病房设施不能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管理不当,都会导致护理安全隐患产生。

1.2医护人员专业护理技能低

精神病患者的自我表达以及行为控制的能力存在较大的波动,加上生活以及精神的压力,会产生其他的疾病,特别是老年的精神患者,大部分会伴随着出现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疾病[1]。这种情况下,需要精神科医护工作者熟练掌握精神患者的护理技能,熟练掌握常见病症的护理与急救方法。现如今精神医护人员严重缺乏对其他病症护理的经验与技能,综合知识水平不高,无法科学的护理精神疾病患者。

1.3患者自身威胁

从患者自身来说,患者因为疾病原因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过激行为,例如自杀、自伤、妄想等,患者在妄想的状态下容易产生毁物伤人的事件,严重威胁护理人员的生命安全,患者因为自身疾病以及强制治疗将出现非常消极的情绪,容易与护理工作人员产生矛盾甚至冲突,采取极端的手段来表达出内心的愤怒,比如绝食、吞下异物等,然而处在恢复阶段的患者,心理压力过大将造成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疾病严重甚至外逃的现象。

1.4社会环境给护理工作带来的压力

精神科患者大部分缺少自制力,存在不理智、冲动伤人、自杀等行为,护理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预防患者自身出现意外,还要时刻注意患者对自己的攻击行为,这种情形下让护理工作人员的心理持续处在紧张的状态中,导致心里极度疲惫。加上生活节奏快带来的压力,导致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精神病人护理干预的同时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产生安全隐患。

2精神科护理的防范措施

2.1加强医院的安全措施

第一,对医院的硬件设施设备进行有效的优化,成为了消除安全隐患行之有效的对策,比如提高水池的高度,尽快修补好凹凸不平的地面等[2]。第二,增强巡查工作的运行效率,医院要科学的安排人员的值班表,加大巡查的力度,还可以应用不定时巡查的方法,大大提升巡查效率,保证安全隐患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且及时处理。第三,建设优化病房条件,参考精神科患者疾病的差异程度,利用分级处置的方式。第四,加强安检力度,针对新入院的患者回病房要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对医疗废物进行处理,夜间和午睡时间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

2.2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流程中要增强医护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培养出医护工作人员护理记录以及存档的意识。意外事故出现时,要增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协商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方案,避免与患者家属产生不必要的争吵,为落实责任带来了强有力的证据,重视提高精神科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医护工作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加强护理工作人员对精神患者病情的认识,对患者疾病情况开展专业能力的培训活动,避免出现各种意外事件时无法良好的处置,全方位的增强对冠心病、低血糖等基本的护理技能的培训。

2.3加强护患沟通

临床工作当中,需要护理工作人员主动的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在一定的时间里,为患者介绍疾病,普及治疗疾病的知识。患者描述自己病情的同时,护理工作人员要仔细认真聆听,同时给出专业的护理意见。患者为护理人员反映护理安全隐患,提出建议的时候,要认真对待,及时记录好报告给精神科的管理人员。患者产生不良情绪时,护理工作人员要给予心理安慰,及时与患者技术进行沟通,一同对患者进行心理疏解。经过沟通交流,护理工作人员要更加良好有效的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并且掌握,更加明白的认识到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开展护理工作的同时,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精准的满足患者的护理需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水平,提升患者满意程度。

2.4完善医护制度,增强预见性措施

增强对患者病房的检查力度,定期进行检查,利用分区划分的管理模式,将患者病房的检查任务有效落实到护理人员个人身上,做好专项检查任务,防止患者出现私自藏匿违禁用品,减少意外时间出现频率。为了预防精神科护理意外事件出现,需要将护理安全隐患逐渐消除,关注精神科护理安全模式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理念的良好运用,风险管理作为预见性管理的一种手段,对管理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进行分析,定位排查不稳定因素,按照不安全因素使用具备预见性的管理手段,同样成为了完善医护制度,加强预见性建设的关键环节[3]。

综上所述,住院期间的精神科患者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护理工作人员要深入的研究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原因。施行相对应的防范手段,保护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上,缓解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护理工作人员要对影响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大大降低精神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出现率。

参考文献:

[1]刘瑞芹.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0):209-210.

[2]王燕.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6):151-153.

[3]李晓琼.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4):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