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思想政治课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浅析中学思想政治课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汪永辉

汪永辉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用典型事例说明、解释教材内容,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方式。明确案例教学模式的运用价值,掌握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程序,才能凸现案例教学法对素质教育的作用,达到寓教于理,以理明人,以情感人,起到帮助教师教学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案例教学运用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知识得到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高,能力得到培养。案例分析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能力,发展智力而以典型事例说明、解释教材内容,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方式。在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的今天,案例教学法把真实而典型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体现新课改要求,在品德课教学中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价值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正反案例和由简单到复杂的案例,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另外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容易产生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就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迫、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如在讲“公民应依法自觉纳税”时,我选用的是电影导演冯小刚拍摄《甲方乙方》后纳税的正面案例和厦门特大走私案偷逃税款300亿元的反面案例。另外,厦门特大走私案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最大一起经济犯罪案件,涉及的案件多,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具有轰动效应。运用这些典型案例,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2有利于理解所学知识。在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主的课堂中,尽管学生有时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这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性思维的认识和收获,是一种孤立的易遗忘的抽象认识。而案例教学法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相对深刻。

1.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所描述是的一个两难的困境,没有分析,只有事实,案例讨论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人告诉你答案。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决策者的角色中,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决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到环境保护知识时,我首先口述新闻联播中播放的入秋以来,北京受到沙尘暴袭击的案例,然后提出四个问题:①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什么问题?②北京遭受沙尘暴袭击的原因是什么?③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④面对这个问题,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做些什么?让学生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和评价,结果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看法和大胆构想,达到了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1.4有利于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现实社会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亲自体验感受,从而缩短理论和实践间的距离。

2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程序

2.1精心准备案例。这是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收集到的典型人物、事件或人物和事件的有机结合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案例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不但必不可少,而且还决定着实施效果的好坏。因此,选用的案例必须典型、精致、简练、具体、真实、富有时代感和幽默感,每个案例都要有其自身的应用价值、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2.2适时呈现案例。教师把精选的案例以恰当的方式适时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案例的热情,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或情境去探讨课本理论知识,为学生学习课本理论知识打开思路的大门。这既可在讲授知识之前,也可放到讲授知识之后;既可以在讲授某一块知识时呈现,也可以在讲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之后呈现。常用的呈现方式有:第一,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份文字案例;第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第三,生动形象地描绘案例中的内容;第四,利用即时的刺激或环境制造真实的案例;第五,学生自己表演案例。

2.3分析讨论案例。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讨论案例时,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独立地深入案例,运用教材中刚学的或是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概念或是其他课外的知识对案例展开讨论。组织案例讨论可分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一般4-6人一组,小组讨论时学生相互发表各自的见解,设有小组发言人,记录发言要点、解题思路及小组讨论中存在的疑难点,作好小组发言的准备并积极发言。然后其他小组提出补充意见或是反对意见,也可从其他方面另行分析。最后学生或教师对案例讨论作总结,针对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焦点问题在全班讨论或辩论,教师加以引导启发。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迪,从中得到启发教育或产生新的知识,达到以“例”明“理”,以“理”释“例”,以“例”明“德”,以“理”导“行”的目的,在实行智育的同时实施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4总结评述案例。在讨论中学生提出的想法有的客观正确,有的幼稚偏激。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加以引导、点拨,做认真细致的总结。教师要及时总结讨论中的优缺点,分析案例问题的重难点,对学生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有时还需要对案例再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分析。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来探究解决案例问题,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教会学生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案例或实际问题,让学生对案例问题的认识能进一步扩展、升华,同时让学生在方法论方面再受启迪和提高。

总之,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实质上属于研究性学习,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注入式为启发式,使学生处于积极参与状态,对于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思想品德课中只要案例选用得恰当,就能使一堂死水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呆板地接受教条转为主动地探索理论,这是新课改精神的切实体现,我们应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尧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袁2011

2易导群.中小学教学与研究袁2001渊2冤

3苏益.四川信息技术教育袁2011渊12冤作者单位:四川省大竹县欧家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