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肠镜诊疗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无痛胃肠镜诊疗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胡凤芝

湖南省脑科医院内镜中心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目的:剖析临床应用无痛胃肠镜诊疗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间接收的消化内科病患130例,利用抽签法将130例病患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n=65)。实验组予以无痛胃肠镜诊疗术,对照组予以常规胃肠镜诊疗术。观察两组操作过程中血压与心率的变化情况,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诊疗优良率。结果:实验组术中的血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对照组为30.77%。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诊疗优良率为98.46%,对照组为81.5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痛胃肠镜诊疗术积极用于临床诊治工作中,可增强患者的适应度,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诊疗效果。

【关键词】临床应用;无痛胃肠镜诊疗术;效果;优良率

临床诊治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时常采取的是胃肠镜检查方法,此法属于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可使患者出现腹痛、恶心与腹胀等不良反应,进而导致其更容易产生焦虑与恐惧等负性情绪,影响检查结果[1]。现阶段,无痛胃肠镜诊疗术作为一种具有无痛、不良反应少以及操作简便等特点的诊疗技术[2],其不仅得到了诸多医学专家的认可,同时也备受患者青睐。本文重点分析无痛胃肠镜诊疗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消化内科病患130例,入组时间: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以抽签法为分组依据,将13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为22-57岁,平均(31.74±2.8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为23-57岁,平均(31.92±2.64)岁。两组性别和入院时病情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3]

(1)无内镜检查禁忌症,如:严重心、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等。(2)有胃肠镜检查和治疗指征。(3)签署知情同意书。(4)既往无麻醉过敏史。(5)无病历资料不全等情况。

1.3方法

130例病例术前都告知禁食12h,禁饮10h,以保持空腹状态。及时开通静脉通道,监护心电等基础生命体征,予以常规吸氧治疗。实验组采用无痛胃肠镜诊疗术,详细如下:若为胃镜手术者,需于术前取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ml,让患者含在口中片刻,然后再缓慢咽下。若为肠镜手术者,需指导使用磷酸钠盐,经口服用。此后,予以患者丙泊酚,1-2mg/kg,静脉推注给药。待麻醉成功后,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且全身肌肉松弛,再对患者施以胃肠镜诊治。患者诊治期间若出现肢体活动、皱眉与发声等情况,应按需追加丙泊酚。对照组术前同实验组一样指导患者使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磷酸钠盐,此后,再严格按照常规胃肠镜诊疗术的要求对患者进行诊治。

1.4临床观察指标

监测两组诊治过程中血压与心率的变化情况,观察有无出现腹胀与腹痛等不良反应。

1.5诊疗效果的判定标准[4]

此次研究患者诊疗效果的判定标准详细如下:(1)优良,患者诊疗期间无不适感;手术非常顺利。(2)良好,患者诊疗期间有腹痛与恶心呕吐等不适感;手术能顺利完成。(3)不良;患者诊疗期间有较强烈的疼痛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手术不能顺利进行。诊疗优良率计算:1-(不良例数/组例数)*100%。

1.6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用SPSS20.0软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压与心率的分析

实验组术前、术后的血压与心率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术中血压和心率较对照组显著偏低,P<0.05。详见表1。

3讨论

临床上,胃肠镜诊疗术应用较广泛,属于是一种介入性检查手段,因术时不会对患者进行麻醉,加之检查时胃肠管受牵拉,容易使患者产生较强烈的疼痛感,若情况较重还可引发休克亦或者是心脏骤停等[5],严重刺激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健康。无痛胃镜诊疗术乃比较新兴的一种诊疗技术,可通过少量应用麻醉剂的方式,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促进诊疗工作顺利开展。此外,该技术还具有操作难度小、不良反应少与诊疗效果好等优势,将其积极用于临床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中,可稳定其术中的血压与心率,避免咽喉反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诊疗效果[6]。在此次研究当中,实验组65例病例采用了无痛胃肠镜诊疗术,对照组65例病例采用了常规胃肠镜诊疗术,观察发现:实验组术中的血压和心率波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15%vs.30.77%),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诊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总之,积极应用无痛胃镜诊疗术,既可提升患者诊疗期间的舒适度,又能减少不良反应,促进手术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会弟.无痛胃肠镜诊疗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4,26(2):102-104.

[2]王珊,姜敏,赵海霞等.无痛胃肠镜诊疗术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6,29(1):134-135.

[3]罗桂金,雷平光.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8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48-149,151.

[4]陈旭峰.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2,34(19):2977-2977.

[5]郑东阳,颜丽卿.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临床应用的对比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6):143-145.

[6]马东红.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5):564-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