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外支架与内固定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外支架与内固定的疗效观察

陈刚

陈刚(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医院014040)

【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外支架与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应用外支架与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参照Jeeny等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优14例,良17例,可5例,差2例。结论:必须全面了解外固定架结合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优缺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外固定架内固定术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3-0140-02

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体重负荷和膝关节的复杂运动,因而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要求较高。正确掌握和运用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技术,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的关键。我院应用外支架与内固定治疗3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16~68岁,平均39.6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9例,坠落伤13例,压砸伤6例。按Guscilo分型:Ⅱ型15例,Ⅲ型23例,其中Ⅲa型16例,Ⅲb型5例,Ⅲc型2例,骨缺损2例,合并内脏损伤4例,合并烧伤1例,伤后均在4~6h内急诊手术。

1.2术前准备

均常规X线正侧位片,必要时CT检查及三维重建,选择克氏针、螺钉及单臂万向关节的T形外固定架及直径4mm半螺纹固定针。

1.3治疗方法

彻底清创后,先行小腿右外侧切口行腓骨开放复位,并视骨折类型行1/3半管形钢板或克氏针固定,恢复腓骨的长度,胫骨下端视伤口情况扩创或另做切口,尽量使两切口距离大于6cm,整复骨折和关节面后采用螺丝钉、克氏针固定,骨缺损视创面软组织情况,Ⅰ期或Ⅱ期植骨,尽可能Ⅰ期修复创面,必要时行旋转或游离皮瓣覆盖伤口,C臂透视满意后行T形外固定架固定。术后石膏外固定3~6周,常规使用抗生素7天~3周。

2结果

38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4年,骨折全部骨性愈合。Ⅱ型骨折解剖复位15例,Ⅲ型骨折解剖复位23例。伤口Ⅰ期愈合29例,Ⅱ期愈合9例。最长换药时间8周。治疗效果评价参照Jeeny等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3],从疼痛、步态、踝关节活动度等方面进行评分:优14例,良17例,可5例,差2例。

3讨论

3.1由于膝关节解剖结构特殊和生理功能要求需解剖复位,只有手术方法才能达到这一要求。一般认为塌陷超过4mm要手术复位,超过5°的外翻或内翻不稳定需切开复位。近年来,对有移位、有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手术治疗趋于认同。坚强的内固定有助于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恢复关节功能。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条件是:①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骨折达到解剖复位;②塌陷部位应复位后植骨;③半月板、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应修补;④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作坚强内固定或正确运用外固定支架技术。如采用传统的钢板内固定,广泛剥离皮肤皮下及骨膜,将导致损伤进一步加重,增加感染发生率,影响软组织及骨的重修,增加创伤性骨髓炎和骨不愈合的发生率。而外固定支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可调节复位,可早期功能锻炼,而有限内固定通过小切口,借助克氏针螺钉行关节面的复位固定,内固定物有限,有利于创面及骨折的愈合。

3.2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的优点:创伤相对较小,采用小切口入路有限显露骨折,行骨折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固定,软组织损伤小,术中剥离骨膜少,对骨折部位血循环干扰小,减少了医源性损伤因素。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固定虽不属坚强内固定,但固定是稳定的,符合骨折治疗BO原则,有利于骨折愈合。有限内固定消除了肱骨纵轴方向的旋转应力作用,外固定架固定可消除因重力作用而产生的断端间分离,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

3.3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的缺点是:(1)跨关节固定影响踝关节活动,特别是一些愈合缓慢的患者,无法长时间跨关节固定。一般6个月以后仍旧无法可靠愈合的,亦应该拆除外固定架,改支具保护或者手术植骨内固定。(2)固定不够坚强,术中掰动踝关节常常可以看见断端有微动,术后必须合理指导患者锻炼。(3)钉道长期开放。

总之,必须全面了解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优缺点,发挥其长处,减少或避免其缺陷,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海滨,卢旭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胫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4:1074-1075.

[2]俞光荣,汪文.Pilon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149-155.

[3]LinJ,ShenPW,HouSM.Complicationsoflockednailinginhumeralshaftfractures[J].JTrauma,2003,54:94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