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史海强

史海强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创新教育的进行和深入,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创新源于思维,而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发展动力。在政治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基础。可见问题教学的必要性,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加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益。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政治问题意识

1在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产生的一种困惑和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基础知识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和前提,缺少相应的知识,问题意识就贫乏。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说:“就像一个圆圆,圆圆内是已掌握的知识,圆圆外是浩瀚无比的未知世界,知识越多,圆圆越大,圆周自然就越长,这样它的边沿与外界空白接触面也越大,因此未知部分当然显得就更多了。”可见,知识越多,就越容易发现问题,越容易提出与上课讲解内容相关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必须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基础知识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化思想政治课本上所表述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原理、规律和结论的知识内容。如学习“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这一框题时,教师可在授课过程中设置以下问题:“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有哪些相同或不同之处?我国宪法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作了哪些明确的规定?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哪三项基本原则?”等问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问题意识,在此基础上学生会产生“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吗?”“公民履行政治性义务,应该做些什么?”等问题意识。其次,必须注重实践能力。问题的发现既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也可以由教学内容指导下的实践引起,思想政治课的一大特色是综合探究。例如:“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在学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和“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后,我组织学生上了一节“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的综合探究课,通过学习探究:“政府如何行政才能树立权威”、“是不是所有的政府都具有权威”、“政府权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周围的政府是有权威的政府吗?”围绕这些内容,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围绕“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政府开会不准时”、“禁摩”、“修路”、“拖欠工资”、“形象工程”、“建图书馆、文化馆”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众多问题,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种探究活动必然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不断地去发现问题,钻研问题,解决问题。

2指导学生从丰富的背景资料中获取和演译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由于高中学生受年龄、心理特征和思想水平所限,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少,贮存的相关信息有限,获得问题的资料不多,因此从日常生活实际和学习中及时发现和政治理论知识相关的问题就表现得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想办法尽可能地让学生获得有质疑的丰富的背景资料,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有二个方面可供思考:

2.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查阅、调查、咨询、整理背景资料,为挖掘、发现和提出问题提供相关条件。如在进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时,我让学生分阶段整理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溯古代文明的源流,体会中华文化:①收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有关资料,体会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②收集隋唐时期的中华文化,广泛吸收外域文化的资料,体会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接着以问题的方式进行相互交流,话题为“我所知道的战国时期的诸子学说和隋唐文化”。通过这种交流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取大量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和隋唐文化背景资料。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这些背景资料中挖掘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然后提出问题,这就给比较抽象枯燥的课堂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气息,打开了学生思维之门。学生便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隋唐文化吗?”“中华文化在明清时期为什么衰微?”“中华文化怎样才能再创辉煌?”“我们应怎样面对西方文化?”等一系列较为贴近教材内容和社会现实的问题,从而进入探索、思考的境地,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2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教材中的探究问题。新课改后思想政治教材每个知识点都设有探究问题,这些问题很多都是以案例的形式出现的,其中有些现实问题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维水平,让学生分析或模仿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他们得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文化生活在讲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之后,提出了“你认为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你能用事例说明你的观点吗?”这样一个现实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可以使学生掌握问题的现实意义,然后模拟提问。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学生就会提出“儒家思想过时了吗?”“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吗?”等问题,极大地体现了思维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教学中最宝贵的财富;让问题走进课堂,让学生自觉提问,是一种精湛的教学艺术;让问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教学相长,有效落实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更能展示教师的艺术和魅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魏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