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理欲观的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中国传统理欲观的比较研究

张晓慧于钦明

张晓慧于钦明黑龙江大学150080

摘要理欲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伦理学的重要论题。中国古代具有理论形态的理欲观,奠基于先秦,发展于汉魏晋唐,鼎盛于宋明,总结于明清。它与义利观一样,始终受到历代思想家的高度重视,成为中国伦理学史上的又一重大问题。本文试就其基本理论内涵作一阐述。

关键词中国传统理欲观

一、先秦儒家的节欲说

孔子把“仁”和“欲”联系起来,认为仁不在于无欲,而在于将自己的欲望推之别人。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强调以他人的利益作为个人欲望实现的界限,既考虑个人的利益又考虑别人的利益,如此个人的欲求才是好的;否则,是不好的,应该加以克制。孔子从社会之道出发,主张通过“克己复礼为仁”即克制情欲以实行“仁”和“礼”的途径,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的理欲观,他的理欲学说开创了先秦儒家理欲观的先河,是东方社会理欲思想的典型代表。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予以进一步明确和深化,认为“欲”虽然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成分,但不能因此任人的本性由来,必须要加以必要的限制,使追求自然欲望满足的各种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孟子讲:“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逸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就是说对美味艳色悦声鲜臭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不可免除,但应该有相应的道德规范加以约束,所以,有修养的人不仅将对物质的追求当作人的本性的自然的过程,而且是自觉纳入道德理性的支配之下。这就是“以道节欲”。

二、道家的无欲说

老子是道家及其欲望学说的创始人。以“自然”为宇宙的根本,老子论述他的“无欲”的理欲观。他论述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这就说,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后,不应再有过多的追求,过多的追求奢华,就是过分的欲望。知足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即使条件再差,生活再贫困,只要能知足,便近于无欲了。老子作为第一个从宇宙观的高度探讨理欲观的人,他以“自然”为基础的“欲不欲”的理欲说开创了道家“寡欲”主义理欲观的先河,其思想无论是在学理层面还是就其现实意义来说,对后世都是有着比较深远的影响的。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欲不欲”的理欲观,以“道”为基础,以“无为”为核心,提出了“逍遥自由”和“无欲”的理欲观。庄子认为,自然无欲,是万物的根本,也是长寿之固。《天道》曰:“夫虚静恬淡天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把无为无欲提高到天地万物的本体,道德极至的高度,可见庄子已经把无欲的意义推到了极端。无欲而生万物,无欲而逍遥余生,这也是庄子理欲观的基本态度。比老子更进一步,庄子又从理的角度对无欲而逍遥全生的理欲观作了深入地论述。他认为物成之后才有理,理是万物的具体形态,是道在具体事物中的表现形态。

三、纵欲说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的发展中,早在先秦之时便有纵欲的理论和实践。其中,杨朱是中国传统纵欲学说的代表人物。杨朱把纵欲和享乐说成是人生的基本目的,认为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人生快事。因此,人人都应该纵情享乐,及时享乐。《列子•杨朱篇》中有这样的记载:“人之生也,奚了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养生…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向,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志之所欲行。”在杨朱看来,人生短暂,应当及时享乐,只要自我的欲望能够得到满足,其他的都可以不加顾忌,对人生来说,欲望能够得到满足,这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杨朱作为中国纵欲学说的代表,他把人降到了动物的水平,只强调人的自然属性,鼓励人们及时行乐,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他们的思想也受到了许多思想家的批判。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就其现实意义来讲,极端的纵欲理论的确毫无价值而言,但是在学理的层面上,在那样的历史时代,提出与众不同的思想,杨朱等人的思想还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地位的,对后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程朱理学的“存理去欲”说

二程继承了宋代张载关于理欲的思想,认为人欲和天理是绝对对立的,如水火之势,不能相容。在二程的理论上,公私是截然对立的,无任何统一关系可言的,并且认为在处理公事时,不能带有一点私的想法,“虽公天下之事,若用私意为之,便是私”。从这一点出发,他们将天理人欲的关系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欲是万恶之源,于人极其有害,如果不加以清除,就会招来大祸,使人作出不道德行为,只有无欲才能符合天理。“养心莫善于寡欲,不欲则不惑,可欲不必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灭私欲,则天理明矣”由此,二程发出了“损人欲,以复天理”的号召。

朱熹作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欲观思想就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他把人的一切欲望都视为邪恶,认为都应该去除,由此,他坚决主张禁欲复理。在朱熹看来,天理和人欲就是根本对立的,天理就是对仁义礼智等社会准则的概括,不去除人欲,天理就很难恢复。“仁只有固有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讲推之理”而“盖天理中,本无人欲,惟其流之有差,遂出个人欲来”。他说“有个天理,便有个人欲。盖缘这天理须有个安顿处,才安顿的不恰好,便有人欲出来”。由此,可以看出,朱熹尽管认为天理和人欲是根本对立的,但他们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的行为不超出应有的限度,进行妥善的处置就表现为“天理”。但如果超出了限度,过或者不及,就表现出私欲了。

五、比较分析

以上我们介绍了节欲、无欲、纵欲和存理灭欲几种中国古代典型的理欲观,应该说,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欲的态度是存在明显分歧的。道家的无欲说实则是一种寡欲说,这与他们的“道法自然”的本体论观点和“无为而为”的政治态度息息相关。杨朱等人的纵欲说是少数人的主张,还不具有正统的地位。多数人则是在承认欲不可去除的前提下,主张对欲作合理的引导和节制,这也就是先秦儒家理欲观的基本主张。同纵欲和无欲相比,节欲说是比较正确和合理的。然而,在经过宋明理学的改造之后,形成了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欲观,这似乎由此变得不近情理,就整体而言,宋明理学家们的理欲观还属于节欲、导欲说,它建立在唯心主义体系的框架中,形成了完整的理欲思想理论,较先秦的各种理论都完善,尽管“存理灭欲”的理欲观其错误显而易见,但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之大,令我们不容忽视。总之,中国的节欲说是一种比较健全的伦理学说。它既承认欲是人的本能,不可完全去除,又同时指出“以礼节欲”的必要性,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矛盾统一,应该说,这是一种全面和进步的认识。其中,先哲们一再教诲人不做感性欲望的奴隶,不做外物的奴隶,努力获得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自由,这样的修养和境界也是今天人们应该追求的。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M].中华书局1983年版.

【2】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第二册)[M].中华书局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