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水学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风水学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罗发

身份证号码:46002219871110XXXX海南海口570208

摘要:风水学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风水学对园林的景观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是人们追逐理想环境的一种b表现,无论在园林景观的选址、规划及植物种类的选择、配置应用等方面,都涉及到风水学理念,文章便将浅议园林景观设计中风水论。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风水学;植物造景

风水,又称堪舆、相地术、阴阳术等,是中国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现象。风水的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1],了解自然环境,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与中国园林的造园思想不谋而合。古代园林最主要的特点是山水景观,而我国古代风水亦以审辩山水、自然为生活境域的“山水术”而流传至今。作为我国古代山水文化体系的2个重要成分,古代园林与风水之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现就江南园林为例,来简单谈一谈风水思想在园林中的渗透。

1南北园林艺术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不同理解

在“天”与“人”这两个关键要素的地位的理解便是1个典型的例子。以“颐和园”为代表的北方皇家园林在设计和布局上突出对称和中轴线。这种视觉效果均衡的园林设计理念突出了以“帝王”为代表的天与“百姓”为代表的“人”的关系。我们看这种关系不是均等的,是一方高高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的。我们转而看看江南园林这种“天”与“人”两个关键要素的地位又有了1个全新的面貌。例如看看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拙政园”,“人”与“自然景物”一道成了构成园林艺术追求的元素。“人”与“自然”“人”与“天”构成了1个较为显著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当中1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追求的当中是一个主流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是有了这种对于同一理念不同的理解和思考才真正呈现出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色彩纷呈形态各异的局面。

2石材选用

传统的景观山石一般都选用常见几类石材,如:太湖石、灵壁石、黄石等。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景观石材的选用范围大大拓展了。如:云南世博园“世界名花艺石园”选用了全国各地的52种石材,营造出56组美轮美奂、造型独特的艺石景观,有评价认为其创造性地实现了“石材造园之最”。其实,山石之美的能量不可估量,只要把各色石材运用得当,都能焕发出赏心悦目的美。只要我们眼光独特,很多原本普通的石材都能变废为宝,在开发利用后而身价百倍。此外,还有一种“乾坤石”,由于此石横切面呈现出黑白相间的条形状,所以当地俗称它为“黑白两道”,同时因为此种石材占用了当地大量的土地面积,使农耕变得困难,减少了人们的生活用地,所以当地人并不喜爱它。我们把此种石材引入到上海浦东盛世年华的小区造景中,为其取名为“乾坤石”,利用它天然质朴的外形气质,构造出一处充满野趣的小桥流水的景致。

在景观石材的选用中,我们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第一前提。我们不提倡爆破山体、开山采石,而是主张在自然状态下,有效地利用开荒修路过程当中产生的矿石荒料。从而真正意义上处理好石材利用与石材保护的辨证关系。

同样的,我们在石材的处理手法上,也反对有违美感、有违自然、有违科学的“为堆石而堆石”的功利主义。在现代山石景观艺术当中,当山石与水系、植物、建筑等相关景观元素组织一起创造景观时,不管要表现的景观主体是不是山石,都需要根据周边的具体环境和山石本身的特征,精心地选择山石的形态、种类以及表现形式,这样才可以营造出最美丽、最自然的景观效果。

3园林中的造景与风水

中国传统园林的造景,因地制宜,极富变化。主要表现手法有借景、对景、点景、添景等,这些手法均与风水理论有着很深的关联。

3.1借景

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最常用的造景手法。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园林中的借景有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借景分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借7类。其方法通常有开辟赏景透视线,去除障碍物;提升视景点的高度,突破园林的界限;借虚景等。借景内容包括:借山水、动植物、建筑等景物;借人为景物;借天文气象景物等。《园冶》有云:“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从文中对借景手法的记述,可以看出是受了风水思想的一定影响。

苏州园林各种独具匠心的借景手法。拙政园西部原为清末张氏补园,与拙政园中部分别为两座园林,西部假山上设宜两亭,邻借拙政园中部之景,一亭尽收两家春色。留园西部舒啸亭土山一带,近借西园,远借虎丘山景色。沧浪亭的看山楼,远借上方山的岚光塔影。山塘街的塔影园,近借虎丘塔,在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虎丘塔的倒影。

3.2对景

对景即指观景点与观景点相对。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等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李渔《闲情偶寄》中论园林窗户时说:“开窗莫妙于借景。”讲的就是对景。其实,对景的表现手法也可以说是从风水理论中变化而来的。风水理论中的“朝山”、“案山”可以认为是园林中的对景。居于主穴南面为对景的岗峦,近称案,远称朝。案山就是即四神山中的“朱雀”,位置在前,与主山相对,又称“宾山”;与主穴离得近又不太高的山称“案山”或“座山”;离得远且高的山则称“朝山”或“望山”。前者相当于园林中的近对,后者相当于园林中的远对。对景在园林中广为运用,“步移景异”是对景,“豁然开朗”也是对景。对景一般讲究轴线对称,对的景物恰好在观赏者所处轴线的正中,运用于大场景时,对的景物可与总体布局的轴线不在一条主轴上,如自然山水中亭榭,这边的亭榭,那边的瀑布,即形成一种对景的关系。

3.3添景

添景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造景手法之一。在原地形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堆山掇石挖池引水,以增景色即为添景。它可以说是从风水理论中的“补风水”、“培风脉”变化而来的。如山欠高以塔或亭增之,山不秀育林美之,栽后植风水林,寨前凿半池都属这一类。这种手法增加了园林的生机,也丰富了景观的空间层次。当远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果中间或近处没有过渡景观,眺望时就缺乏空间层次。如果在中间或近处有乔木或花卉作中间或近处的过渡景,这乔木或花卉便是添景。

3.5园林植物方位及体量的的选择

许多风水学的观点都强调了植物方位选择的重要性,比如“东植桃杨,南植梅枣,西栽桅榆,北栽吉李”、“中门有槐、富跚三世”、“宅后有榆、百鬼不近”、“住宅四角有森桑,祸起之时不可档”、“门前垂柳、非是吉祥”、“门庭前喜种双枣,四畔有竹木青翠进财”等等。从植物多少选择上看,风水认为在周围环境空间非常窄的情况下,不宜多栽种树木,不然会促进阴气的滋长;只有建筑后面及左右空间比较空旷时,才能密集种植来填补空白。除此之外:“门对林中,突病多凶”、“独树当门,寡母孤孙”、“门前双树,畜伤人愈”、“左树三五,夫妻相克”、“左树重障,财年兴旺”、“左树右无,吉少凶多”、“两树夹屋,定丧骨肉”、“独树平秀,二姓不睦”等等,也可以表明在植树多少和方位的选择上是很有讲究的。对于树木大小的选择,一般以能够阻挡住宅周围煞气为最低要求。如果建筑周围地势平坦开阔,可以在建筑后面栽种大树,左右两边栽种中等的乔木,前面种植低草或栽种低矮灌木,也就是利用花草树木栽种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四神象格局,这与人们观念里的“风水宝地”形象比较符合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园林与风水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虽然不能断言风水左右了我国古代园林的艺术创作,但它对于古代园林的渗透和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在江南园林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种渗透和影响的痕迹。

参考文献:

[1]潘秀蓉,感悟中国江南园林古典园林的诗画意境,园林2005(11):12-15.

[2]贾德华、王万喜,安徽农业科学,2007(09).

[3]封云,公园绿地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22.

[4]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