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微课”遇见“翻转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当“微课”遇见“翻转课堂”

赵幸果

赵幸果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实验小学056000

【摘要】要使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是:教师要立足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活动经验的养成,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紧贴学生心理,来进行微课的设计及开发。同时,还须关注微课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在有机整合中凸显教学方式的丰富性。

【关键词】微课教学;课堂实践;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7-065-01

如果有人要问,现在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最火的关键词是什么,我想很多人会脱口而出两个词:翻转课堂、微课教学。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微课”一时间变得炙手可热,它的出现,在教育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一股“微课热潮”。

现就当下本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微课教学谈些自己肤浅认识。

一、微课前置:让教学翻转

与微课同时进入大众视野的,还有另外一个热门词汇———“翻转课堂”。简而言之,翻转课堂就是学生在课前依托微课先行展开自主学习,以此为基础,在课堂现场交流、释疑、解惑,并在教师点拨下获得提升,从中实现传统课堂“教”与“学”的次序翻转,“以教定学”变为“先学后教”。我认为,微课前置的教学翻转,其意义至少有三个方面。其一,凸显了学习主体。其二,提升了教学效能。其三,贴近了现实常态。那么,基于微课前置的教学翻转,我们又是如何实施的呢?

1.自学感知

教师制作一段知识点的微视频,由学生课前在线观看,建立起关于知识意义的基本认识。微视频的设计,不但要考虑某个知识点的讲授,同时,还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尤为重要,切忌“一股脑儿地给出知识、给出结果”。我校马老师在讲授的《体积与体积单位》时,呈现的课前微课,(视频)。这段视频既兼顾科学实验的有序性及严谨性,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新知的欲望。再比如:金老师在讲授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课前微课中的曹冲称象故事,曹冲称象的故事点醒孩子们利用转化思想,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那就是“智慧的启迪”“巧妙地告诉”。

2.交流提炼

观看微课后,学生已初步感知了相关新知识。第二天课堂上,由学生交流收获、探讨疑惑,在此基础上,全班共同交流梳理知识、提炼要点。教师组织“交流提炼”这一环节时,要始终提醒自己四个问题。第一,你的课堂是否全体参与了。第二,是否明确评价了。第三,是否达成共识了。第四,你的课堂是否重视疑惑处点拨。

3.提升拓展

经过交流提炼,新课的一般知识内容学生大多已能理解。此时,“教”的重点便落在了“变式”与“内化”上,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扎实地获得数学化提升。在这里,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现场质疑,及时设计,巧妙跟进,在释疑解惑中夯实认知;可以聚焦课时重点,组织再次探究;也可以直面学习难点,展开专项活动,破解学生的思维瓶颈。

二、微课中置:促目标达成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媒介,它的作用远远不止于辅助课前自学。短小精悍的微视频,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穿插于课堂环节当中,成为强调重点、突破难点的重要“利器”。当然,课中穿插的微课比课前自学的微课应更简短,重在聚焦一个问题,来展现其他教学手段较难体现的动态思路,并根据现场互动的客观需要随机播放、反复播放,实施有效的学习刺激,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1.展示细节,明确规范

在讲授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巧侧一粒黄豆的质量》,有个这样环节是“用天平称出1克”,或用台秤称出一粒黄豆、10粒黄豆的。很多老师在讲这节课时,会在课堂现场亲自演示给学生看,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有二:一是天平、台秤太小,教师在讲台边的演示只有前排的几个学生能看的见到,很多学生根本无法看清天平或台秤指针的变化;二是数学老师操作天平,顾着演示,忘了解说,动作与语言脱节的现象有时也会出现,有的甚至手忙脚乱……针对这种情况,我录制了一段微视频,插播在这一环节,配上了清晰而得当的旁白。现场播放时,学生观看得非常投入,效果很好。{播放微课《巧侧一粒黄豆的质量》}。

2.展示过程,明确策略

对于程序性较强的学习任务,运用微课能清晰展示行动流程,并可通过视频回放、快进等方式,有的放矢地加以强化。如《认识三角形》一课中,对于“如何理解及绘制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老师插入微视频(视频)。视频中,对于画在钝角三角形“体外”的两条高,教师先故意装傻,三角尺左放不是,右放也不是,不知该怎么摆放尺子,然后在“反复尝试”加上“自言自语”中说出学生此时不知所措的想法,引出了“在对边延长线上作垂线”的正解。这样的演示过程,拨开学生的迷茫处,顺应了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

3.展示思路,明确原理

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习题,教师可在课前录制好“解题指导微课”。当学生在课堂现场自主完成问题解答,并充分进行交流分享后,教师便可播放微课进行策略引领,为全体学生完整展现解题思路、精要剖析步骤原理,达到反馈、纠错、提炼、强化的教学目标。

三、微课后置:助视野扩展

教师把微课放在课尾,旨在课时知识的延伸、学科体系的扩张、数学文化的熏染、探究兴趣的延续……我在讲授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趣的七巧板》的教学尾声,播放了微课,让学生了解到,除了课本所述的拼图方法,还有很多生活中的画面可以拼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了每个学生的活动经验。还有另一种情况,放学后,班级群中有学生或家长反馈本次家作有疑问时,学霸们或任课教师随时录制视频发至班级群里,及时分享交流,这样的微课实现了一对一的教学,解决了课堂上某个未能解决的知识点。(学霸导航点击)最短的时间内,起到拨雾见日的作用。

要使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是:教师要立足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活动经验的养成,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紧贴学生心理,来进行微课的设计及开发。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与学的活动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当“微课”遇见“翻转课堂”之后,“微课热是暂时的,微课却是长期的”,翻转课堂更不是贪图迎合一时的新鲜潮流,透过这股热潮,我们一线教师还要摒弃“浮躁之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沉淀后的微课”,理性思考,相信我们的教学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杨上影《微课设计与制作》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