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中由“景”生“理”的教学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1

关于古诗中由“景”生“理”的教学体会

闫丽平孔祥波

闫丽平孔祥波

(林甸技工学校,黑龙江大庆166300)

摘要:本文从古诗教学中常见的写景名句例释和教师对写景名句生发出哲理的挖掘两个方面加以阐释,给语文教师以启发,在课堂教学中把写景名句的理趣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古典文学更多的启迪和滋养。

关键词:古诗;由“景”生“理”;教学体会

古典诗歌中的很多写景名句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至今传诵不衰。一方面作者表达出了特定情形下的“眼中景”和“心中情”,同时在流传过程中由于欣赏者主观能动性使一些写景名句生发出了深刻的哲理,使之具有时代气息,恒变恒新,句短意长,耐人寻味。关于这一点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深入挖掘,在课堂教学中启发讲解到位,使这些脍炙人口的写景诗不仅给予学生美的享受,而且给予思想的启迪。

一、诗词教学中常见的写景名句例释

选入中学课本的写景诗,是古典诗词中璀璨的代表之作。曹操北征吾桓时写下的《观沧海》一诗气势恢宏、意境深远,是写景的名篇。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何等的雄伟、壮阔。唐代诗人许浑在傍晚登楼远眺秦苑汉宫,满目荒凉,心中生起今盛昔衰的感慨,写下《咸阳城东楼》一诗。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联,云日风雨、景物风候之象格外清新。杜甫在漫游东岳秦山时,为其雄奇的气势所倾倒,写出千古传诵的名篇《望岳》。诗中最末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悬想登临极顶俯视众山的情景,令后人望尘莫及。盛唐诗人王之涣的写景名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说是家传户诵,脍炙人口,短短四句诗,仅仅二十个字,将登楼后美不胜收的景色写得有声有色,气势磅礴,尽收眼底。李白在由白帝城出川直下江陵时,乘船沿江而下,犹如乘奔御风,因而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抒写江行景色的情景交融的名句。这些写景名句,或因虚实相间、或因借景抒情,都有惊风雨、泣鬼神的魅力。学生对作者在这些诗词中所描绘的“眼中景”,所抒发的“心中情”,是比较容易品味出美的,关键是将蕴涵在其中的哲理挖掘出来,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二、教师对写景名句生发出哲理的挖掘

这些写景的名句除给人以感情的陶冶、美的享受以外,更重要的是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使人回味无穷,悬想不绝。正如清末学者谭献在《复堂词录序》所指出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然”。学生在欣赏这些写景的诗句时,并在限于对原诗的体会和理解,还包含着欣赏过程中的再创造。而再创造的意境往往要超出作者所创造的境界。虽然上述这些诗句主要是写景抒情,并不直接表现抽象的人生哲理,可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再创造,常常赋予上述古诗以新的哲理。这种创造不仅为古诗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也使学生得到更高层次的享受,更深层次的教育。

曹操的写景佳作《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把大海塑造成一个包容宇宙的博大宏伟的艺术形象。红日似从海面跃出,明月犹如潜入海底,群星映辉其上,星移斗转其里,寥寥数语,写尽了浩浩瀚的沧海吞吐日月、释纳星辰的壮丽景色。作者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抒发了自己吞吐万象、志在统一的博大胸襟。教师要启发学生认识到,有时人们可以从日月星辰和大海的关系联想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没有集体的存在,就没有个人的一切。有时可以从星汉之光和大海之联想到自己的成绩不能离开党和国家的培养。一句话,人们从中看到了个人的渺小,世界的伟大,在大千世界里看到了小我,这样学生的眼界就宽了。

屹立于黄河之滨的鹳雀楼是中国的名楼之一,虽然现已不存,但许多人墨客描写它的雄伟壮观、俯视万里的气势,使它千古流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格外令人叫绝。其诗的耐人寻味之处,并不在于对仗的工整流丽、雕琢至极而又归于自然,而在于其诗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他们能做出各种带有哲理性的联想,从而不断在欣赏的再创造中发掘出日日常新的思想。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韵味无穷,越嚼越有滋味,有顿悟或豁然开朗的体会。两居中的“欲”“更”两虚字,达到画龙点睛的程度,不仅表现了登楼的感受,而且符合推理分析的逻辑,远望想登高,登高必远望,这是常人普遍的生活体验。而这“欲”“更”二字,正是使人产生哲理联想的关目。人们从中要表达出某些人生哲理。常言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反之,要看得远,必须站得高。借助于登高临远的感受表现精神境界,格外生动。它告诉了学生这样一个简单的哲理,要想在学业上视野开旷,必须在较高的起点上看问题,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而激发学生积极进取,更上一层楼。

在古诗中,有写景诗演化出的哲理为数不少,在人们口头传颂的诗句中,几乎都或多或少地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哲理。抽象的哲理在写景的诗中,才被披上美丽的外衣,形象的思维只有融于哲理,才会更具有魅力。教师只有把这些全部挖掘出来,才能使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得到思想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