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市场反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7-17
/ 2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市场反应研究

高洁

高洁(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成都611130)

摘要:在我国沪深两市自愿发布200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和未发布200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两类公司中选取配对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两类公司的股票在事件窗内的累计日平均超额收益(CAR)进行比对分析和检验,研究上市公司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这一事件是否会对公司股价产生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样本公司CAR值显著高于未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样本公司的CAR值,且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样本公司在事件日后3天内,CAR值明显持续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

关键词:社会责任报告;市场反应;CAR

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4-0090-02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假设

近年来,社会责任报告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国家的公司已开始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我国的社会责任报告起步较晚,但在各种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的推动下发展迅速,自中国石油于2000年发布我国第一份有关履行社会责任信息的社会责任报告——《健康、安全与环境报告》以来,我国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数量逐年增加。笔者在抽取了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发布的200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仔细阅读后发现,已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在结构上、内容上都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质量水平参差不齐,且绝大多数报告未经过第三方机构审验。

在我国相关部门还未出台权威的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引时,在按福建证监局以及沪深两交易所要求必须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之外,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企业自愿发布呢?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事件本身是否会对公司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假设:在我国,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会带来公司股票正的超额收益,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累计日平均超额收益CAR值高于未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公司的CAR值。

二、事件研究

(一)事件定义以及事件研究窗口

本文研究的事件即我国上市公司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这一行为。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日为第0天,选取报告发布前20天至报告发布后20天,共41天为事件窗,报告发布前140天到报告发布前21天共120天为估计窗。

(二)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92家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基准,首先剔除ST公司、金融类公司,以及在事件窗内有除发布年报、股利分配等共有事件外的其他会影响公司股价的重大事件发生的公司。然后依次按照下述原则从沪深两市未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中选出配对的公司:(1)上市地点相同;(2)处于同一行业;(3)BE/ME(权益面值对市值比率)最接近。最后剔除数据不全的公司,这样最终选取了16对为研究样本。

本文所需数据均来自于CSMAR数据库。

(三)累计日平均超额收益(CAR)的计算

1.正常收益的估计

陈信元与江峰(2005)以1990年12月至2003年12月两市所有A股公司为抽样总体,检验了均值调整模型、市场调整模型和市场模型为基础的多种检验方法的检验力。研究发现,无论事件研究中各公司事件是否相近或重叠,都应采用市场模型,因此本文选用市场模型来估计公司股票的正常收益。

股票收益的市场模型为:Rit=αi+βiRmit+εit(1)

式中:Rit为i股票在第t日的收益率,本文数据选用CSMAR数据库中的不考虑现金红利的日个股回报率,Rmit为第t日的市场回报率,本文数据根据样本公司所在交易所分别选用CSMAR数据库中的上证综合指数日回报率和深证综合指数日回报率。

对每个样本公司,用估计窗120天的数据对(1)式进行估计后得到的模型去估计事件窗41天内股票每日的正常收益率Rit。

2.非正常收益AR的计算

其中,ARit表示i股票在第t日的非正常收益率,Rat为i股票在第t日的实际收益率,为根据市场模型估计的i股票在第t日的正常收益率。

3.累计日平均超额收益(CAR)的计算

其中表示n个股票的组合在时间内的累计日平均超额收益。

(四)异常收益的显著性检验

本文分别计算了配对样本中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研究样本与未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控制样本的CAR值

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研究样本的CAR值在整个事件窗内均为正数,且有缓慢上升趋势,而未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控制样本的CAR值在整个事件窗内均为负数,且一直呈下降趋势,研究样本CAR值在事件日后的3天内有小幅的持续增加,而控制样本CAR值在事件日后8天内持续下降,且下降幅度高于事件日前。以上说明,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会带来公司股票正的超额收益,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研究样本超额收益高于未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控制样本的超额收益。

为了使研究更严谨,本文进一步用配对t检验考察配对样本在不同时间内CAR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研究样本与未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控制样本的CAR值在各个时间段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假设。

四、研究结论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会增加公司股票的超额收益,但增加幅度并不大。这是跟我国上市公司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总体质量偏低,且严重存在报喜不报忧的现象有关。由于公司自愿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且报告内容几乎都是公司的正面信息,因此会给公司股价带来正的影响,但是由于报告质量总体偏低,所以这种正的影响不大。

参考文献:

[1]陈梅.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市场反应产生动因的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2]袁显平,柯大钢.事件研究方法及其在金融经济研究中的应用[J].统计研究,2006,(10).

作者简介:高洁(1987-),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资本市场财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