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关于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分析

郑龙生刘佳佳罗金泉周波陈锋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市404000)

摘要:随着二十一世纪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系统已经逐渐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众所周知,电子信息系统是由电子设备所组成的,而电子设备多数绝缘度较低,所以很容易遭受雷电的打击。因此,本文针对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有效的防雷措施。

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雷;技术

引言:

电子信息系统是由电子设备所组成的,这些电子设备由于自身的绝缘性能较低,只要受到雷电的冲击,电子设备就会遭受一定损坏,导致整个电子信息系统造成短路现象的发生,以至于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相关人员要做好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措施,以避免重要的电子信息遭到破坏。

1.雷电的形式

一般情况下,雷电所形成的破坏模式主要有:雷电感应、雷电波入侵、直击雷三种破坏力极强的雷电模式,篇幅有限,下文举例两种说明。

1.1直击雷

直击雷是指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主要危害建筑物、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人。直击雷的破坏性很强,要想有效避免这种直击雷,通常所采用的就是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或金属物件作为接闪器,将雷电流接收下来,并通过避雷物件作引下线的金属导体,将雷电导引至大地后,起到了散流作用的接地装置,最终再泄散入大地。

1.2雷电感应

雷电感应也被称作感应雷,雷电放电时,由于附近落雷所引起电磁作用的结果,导致附近导体上产生了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感应雷就会使金属导体部件之间产生火花,从而严重损害电子设备。感应雷分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时,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致。而电磁感应则是由于雷击后,巨大的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所致,这种磁场能够在附近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最终导致电子设备受到损害。

2雷击破坏信息系统的主要途径

2.1直击雷是指雷雨云对大地和建筑物放电的现象

直击雷是指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一瞬间直接击中建筑物、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人,对建筑物、电子设备以及人造成巨大的损害。

2.2雷电波沿供电电源线路、信号线路等进入设备

雷电波侵入是指,由于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对雷电的传导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电子设备。

2.3设备间电位反击和地电位反击引起设备损坏

间电位反击和地电位反击是指,雷电电流通引下线的金属导体导引至埋于大地起散流作用的接地装置再泄散入地。而当雷电流流经这些接地体的时候,从另外的接地体回流至设备,这就叫做地电位反击。而且,许多电子设备被破坏都是电位反击所造成的。

3对现代信息系统的分析和总体防雷方案

当代电子信息系统在接受雷电袭击的方面有很多弱点存在,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电子设备与电器设备不同,在电磁抗干扰的能力方面表现相对较弱。而现如今要想减少雷电对于电子信息系统的影响,首先就要做到综合性防雷,在此可以根据相关国家规范及要求综合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研究。在综合性防雷中不仅包含直击雷、感应雷以及雷电波入侵等方面的防护措施,其中更包含了关于外部防雷以及内部防雷的方案,具体方案的制定不仅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准还需要秉承“安全第一、经济合理”的原则,因此,就从下面来分析出外部防雷以及内部防雷的有效措施。

3.1外部防雷

3.1.1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在电力系统中,是用来保护人身及电力、电子设备安全的重要及必要措施,根据国家相关防雷技术规范,一般将共用接地系统应用在电子信息系统中,也就是通过接地导体将电压产生的过电流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从而实现外部防雷的效果,这样不仅可以对防雷有所帮助还可以对系统正常的运行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3.1.2接闪器

在过去的避雷方法中主要是对富兰克林的避雷针技术有所沿用,可以主要分为分流及引雷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为了对雷击概率有所降低,需要减少避雷针的使用。另外,外部防雷系统中,接闪器就是专门用来接收直接雷击的金属物体。接闪器的金属带、金属网,被称为避雷带,所有接闪器都必须经过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相连,这样做的话,才能够达到外部避雷的效果。

3.1.3引下线

引下线是将接闪器接收的雷电流,引向接地装置的一个导体。其中接地线的数量、距离、间距以及大小规格等都需要按照防雷的类别来进行装置,从而能够达到有效防雷的效果。

3.2内部防雷

3.2.1屏蔽措施

电子系统所处的防雷区宜进行磁场强度的衰减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采用相应的屏蔽措施。所谓的屏蔽措施中的屏蔽主要意指,对雷击效应所产生的电磁脉冲通过空间感应对通道所产生的干扰及入侵有所避免并加以阻止。屏蔽措施包括外部屏蔽措施、内部屏蔽、合理布线及线路屏蔽。在这些措施应联合使用,使雷击产生的电磁场向内层层衰减,最终达到信息技术设备的耐磁场强度值以下。

3.2.2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导通分流,由此可以对同一线槽内多种线路共同存在的现象有所避免,进而使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有所减少。

3.2.3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就是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采用金属导线进行电气连接,来防止设备过电压的一个有效的措施。而等电位连接在建筑物防雷设计、评估、检测或验收中一般分为,建筑物等电位和建筑物电子系统和电气系统等电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要对防雷措施适当饮用,就可以大量避免雷击的事故出现,但要注意,在引用防雷措施的时,要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基础再进行合适措施的选择,并且随着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发展,防雷技术方面也会逐渐完善起来的。

参考文献

[1]谢海华.现代建筑内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02):165.

[2]周壁华,陈彬,石立华.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04):70.

[3]郭道通,殷堂春,白桦,等.电子信息系统感应雷防护技术探析[J].科技资讯,2009,(12):199.

作者简介:郑龙生(1995.09-),男,重庆市人,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