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的“缄默知识”、“诗性智慧”看当下中医教育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2

从中医的“缄默知识”、“诗性智慧”看当下中医教育模式

赵力

赵力(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广东广州510006)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8-0006-02

【摘要】中医的缄默知识与诗性智慧告诉我们中医应有着符合自身特色的教育模式,针对西医教育模式的不断同化,中医教育应从重视临床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两方面着手改进这一现状。

【关键词】缄默知识诗性智慧教育模式

“缄默知识”这一概念英国思想家迈克尔·波兰尼1958年提出。他指出知识按照显隐的不同分为两类,显性知识是书面文字、图标和教学公式表示出来,易于存储、交流扣共享的知识;而缄默知识是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之中、尚未被语言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中医的知识体系存在大量的缄默知识。中医知识体系中有大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知识,它需要调动医生的各种感官体验和心理思辨而获得诊疗信息,这便是不同的中医学习者面对同样的经典著作与同样的教育方法所施展出的医术水平却相差很大的原因,也是中医的学术发展不断地以“注经”的方式发展的原因,缄默知识储存在潜意识中,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用语言来表述,在适当的情景下自动激活。创造、灵感、顿悟等许多高级心理活动都离不开缄默知识的支撑。在临床上,很多高明的中医医生都是因为调动了、激活了大量的缄默知识。“医者意也”,正是对这一特征的最好注解。

“诗性智慧”是意大利哲学家维柯在《新科学》中创立的范畴,人类社会最初的智慧就是一种“诗性智慧”。由于原始人处在人类发展的儿童时期,其智力是混沌不分的,理性的抽象能力尚不发达,但却富于丰富的感觉力和想象力。这种感觉力和想象力被维柯称为“感觉到的想象出的玄学,这种玄学就是他们的诗,诗就是他们生而就有的一种功能,因为能凭想象来创造”[1]

诗性智慧是人类认识的初级形态的一种智慧,它是诗的原始想象力与原始方式的体现。“诗性的智慧,这种世界的最初的智慧,一开始就要用的玄学就不是现在学者们所用的那种理性的抽象的玄学就不是现在学者们所用的那种理性的抽象的学学,而是一种感觉到的想象出的玄学。像这些原始人所用的。这些原始人没有推理的能力,却浑身是旺盛的感觉力和生动的想象力。这种玄学就是他们的诗”。[2]

诗性智慧往往表现为“以己度物”的认知思维方式;诗性思维具有情感性、具体性和创造性原始思维。中国式的诗性智慧特别强调物我互感互动的生命运动中的整体直观把握,及强调“天人合一“的行为方式。

关于“以己度物”的认知思维方式。中医理论常大量的把表感性事物的名词直接当作抽象概念使用,以字、形、义为抽象概念提供了切实可感性。例如,以“有客临门”比喻任何一种病原体作用于人;以天地、父母、男女、水火表达“阴阳“;以木、火、水、土、金五材代表天地间任何一个分类系统;以君、臣、佐、使比喻任何一个方剂中各位药物间的互动关系;此外,中医经典论述中常常言之则喻,不喻则言不达。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对生理、病理规律现象的论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逆调论篇》中说“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灵柩·九针十二原》中说“今天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污、结、闭即是以具体可感之形象比喻那些具有普遍共性的病理改变。形象生动地比喻代表着非凡的想象力。

中医非常重视整体观念,并由此提出心身相关的理论。首先中医一直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为用,共同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它们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协调和统一的整体。同时中医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人类在适应自然、社会环境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内经》提出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从之则生,逆之则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体每一病症的产生,无不体现整体的失调。例如头痛,离不开外部环境对人体的作用,不仅是头部局部的病变,而且和经络脏腑的疾病也有密切的关系,诊断既要辨病、更要辨症。中医诊断的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辩证(包括病因、气血津液、脏腑、经络),都反映了中医的整体思维。

中国人认为天地万物相互感应运化而生,人处于天地之间,因情感物,感物生情,以主观上的感悟顿悟通天下之理,中医学非常重视直觉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推崇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它以人为轴心,以宇宙为背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形体与精神不可分离的关系。每一个人都在宇宙中占有自己的时空位置,每一个人的生长病死受自身的先天、后天的各种因素影响,也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每一个人都显示着性别、年龄、性格、心理、情感、气质形成的自身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作为一种因素,在疾病的情况下,会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预后。任何一个病证都是因人而异的,或因时而变的。所以,中医临床对每一个病人的正确的辨证与治疗,都是正确的辨证论治过程,都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然而,创造性的思维过程,要求理论性与创造性的高度结合,即从一个看似不相关的症状、脉象、舌象及体征迹象中,以跳跃思维的方式,以“悟”的方式,在瞬间内依据某些临床表现直接从整体上把握病证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表现为理性的和非理性的,逻辑性的和非逻辑性的结合。而非逻辑性的直觉思其显示出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诗性思维出发,中医创造出全息,二元,三宜,四诊,四性,五行,五法,五味,六欲,六淫,七情,八纲,十二经络,十八反,十九畏,二十八脉,奇经八脉,辩证施治等,一整套系统的诊治理论;还有汤方,成药,针灸,按摩,推拿,药酒,药浴,泡脚,刮痧,拔火罐,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缄默知识概念与“诗性智慧”特征都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思维、直觉思维,这些都是中医的鲜明特色。

研究中医现阶段的教育模式,反思目前中医教育的招生方式、课程安排、道德培养等方面,会发现违背中医缄默知识性与诗性智慧特征的种种表现。

现在的中医专业录取侧重选招理科学生,报考者根本不知道中医学足一门怎样的科学,不知道它具有深厚的人文积淀,更不擅长古代的思维方法而习惯于理学逻辑。在课程安排上中医院校侧重西医学科教学,中医课程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少,中医院校在实际教学中授课安排上,公认的展示中医理论内涵的经典课程,却被淡出,西医内容比例不断增大,从最先的8∶2到7∶3,到现在的6∶4。中医最高学历研究生教学上,现代科学两大基石之一—实验被列为必修内容。自1956年重新开始建立中医院校规模式教育便成为我国中医教育的主要方式后,中华传统教育胸怀天下的历史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的塑造开始引退。由西方教育模式所带来的西方文化人文理念中之一“利己的动机促成利他的后果”,不利于当代医生的人格培养。

这样的中医教育模式一开始就不是用的玄学就而是现在学者们所用的那种理性的抽象的思维方式。这样的中医教育模式,建立在西方数、理、化基础学科之上,重局部、求异,善于把事物从整体中分离出去、用研究对象层层分离的思维模式来解构中医的整体观;用逻辑推理和分析证明来取代直觉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用人与自然对立的天人观来取代中医的“天人合一”。这样的中医教育模式,只能“授业”,却无法“传道”、“解惑”。这样的中医教育模式,正如邓铁涛先生慨叹得: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了中医掘墓人[3]。我们目前所采用的中医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模仿的是现代医学教育。中医教育模式是以西医模式为参照系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它是近代中西医之争的延续和体现。近代形成的以西医解读中医,以西方文化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惯性已经根深蒂固的存在与我们的思维之中,业已形成新的传统。面对已经存在的一切,我们不可能彻底颠覆,只能不断修正以尽可能接近本质。

第一,针对缄默知识和诗性智慧特征,高度重视临床教学。中医的知识结构中还包含大量的非结构性知识,这些知识和规范与有系统的结构性知识(如概念、原理、方法论)不同,是在具体情境中形成的,并与具体情境直接相连的、不规范的甚至是非正式的知识和体验。这些非结构性知识却正是中医诊疗思维的精华所在。中医经典诗性智慧式的表述,正是在情境中形成与传授的,“如珠走盘”、“如按琴弦”、“如按葱管,浮大中空”,这些对脉搏征象的描述包含着各种细节的或者无法表述的体验过程。只有不断地给学生设定这样的I临床情景,才能在情境中充分地学习、体验,锻炼诗性思维。

第二,针对缄默知识和诗性智慧的文化性,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医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体验密不可分的。缄默知识的文化性是非常鲜明的,知识比显性知识具有更强烈的文化特征,与一定的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分享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分不开,中医的理念和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一致关系,在古人看来,医理、命理与地理都为同一道理。要学好中医,必须把握好中国的民族文化精髓,否则,弘扬中医只能是无源之水。中医是依附在中华大文化之上的,是以中华大文化为基源、为灵魂的生命科学,一部中医史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与科技发展史。掌握好传统文化是掌握好中医的必经之路.是理解中医知识必要的“元语言”。正是有了这些知识,才能够将真正的中医医术推向一个高度与一种境界。

参考文献

[1]维柯.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61~162.

[2]刘绍谨.复古与复元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49.

[3]中国中医药报社.哲眼看中医.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