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护理专业教学方法的应用分析与探讨

/ 3

目前护理专业教学方法的应用分析与探讨

陈学政,李翀

摘要: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学方法选择得当,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护理专业教学质量影响较大。因此本文以此为着眼点进行探讨,分析目前护理专业教学方法的应用的局限单一的原因,对于目前可借鉴的护理专业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与护理学专业师资交流学习,引起共鸣,在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多种适合护理专业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护理专业;教学方法;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4-0044-02

目前护理学专业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不同院校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专业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但基本上都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当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毕业时都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因为学习的课程基本上是从医学基础课程逐步过渡到护理专业基础课程和护理专业课程,不仅要学习相关的医学、药学基础知识,还要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及预防、心理、伦理、卫生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课程门数多,学时数大,周学时大多在30学时左右或更多。教师还总感觉学时数少,课程内容多,学生学习也比较费力,即体现出教师“难”,学生也“难”的尴尬局面。分析其原因,有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及教学内容不适应教学及实际需要、教学理念过于陈旧等多种原因。这些目前在国家教育部及各级各类护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改革研究的较多,在此不做讨论。本文将探讨护理学专业的教学方法,因为方法得当,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护理专业教学质量影响较大,因此本文以此为着眼点进行探讨,希望能与护理学专业师资交流学习,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

一、护理专业利用教学方法单一的原因分析

(一)重培养学习知识和技能,轻教学方法的学习和指导

我国医学院校的护理师资主要毕业于医学院校,基本未受过正规、系统的教学方法培训。教师通过继承传统、在工作中边干边学、间断的培训,不断总结和积累来形成教学方法,这是我国医学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创造性的根本原因之一。在继承和传统中注重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认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最重要,即只抓住了学生学什么和学多少,却忽视了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即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师也没有特意加强对学生学法进行指导。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决定性的意义,要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方法,针对护理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1]。

(二)护理专业师资缺乏,教学、临床及其他工作任务重,对教学方法重视、投入和研究不够

此方面的调查研究较多,护理师资在医学院校普遍缺乏,尤其是高职称、高学历、“双师型”有临床经验的师资[2]。有关数据统计,1992年,我国高校生师比平均为6.83: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的扩招,高校生师比大幅度增加,本科教学评估前一度上升为19:2004年全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开始,《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明确规定普通综合类本科院校生师比在18:1与16:1之间。由于师资缺乏,招生数量多,生师比过高,一些高校部分课程授课的班级规模越来越大,教学效果有所下降;由于工作量过重,部分教师无暇接触和指导学生,无暇自我“充电”;生师比过高,每名专任教师就要面对更多的学生,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再加上大规模扩招下形成的多校区办学的模式,使得教师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往返路途的奔波上,余下用来备课、写教案的时间已寥寥无几,潜心钻研教学方法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三)其他原因

教学方法是否受到领导的重视也是比较关键的因素之一。领导重视,从政策、资金、教学仪器设备等多方面鼓励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对于成功教学方法的推广可以起到积极地作用;相反,则会阻碍某些教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

另外护理师资个人素质及特点,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例如教师是否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奉献和创新精神,不断学习挑战自我及运用辅助教学手段等,将直接影响护理专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二、目前护理专业常用教学方法的探讨

(一)讲授法

目前仍然是护理专业及其他高等学校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之一,此法的特点:

1、信息量大。能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说明、分析、论证、描述、设疑、解疑等教学语言,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科学知识。

2、灵活性大。无论在课内、课外教学,也无论是护理感性知识或理性知识,讲授法都可运用。

3、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三项职能;同时可激发学生兴趣、教会方法、启发自觉学习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易于反映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态度等,这些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4、缺乏学生直接实践和及时做出反馈的机会,有时会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和忽视个别差异的存在。应注意和其他教学方法结合应用,且不能占用较长时间。

(二)演示法

在护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应用较多,尤其是在基础护理技术、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环节。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随着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发展,演示手段和种类日益繁多根据演示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实物、标本、模型的演示;图片、照片、图画、图表的演示;操作步骤的演示;幻灯、录像、录音、教学电影的演示等。以演示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事物现象的演示和以形象化手段呈现事物内部情况及变化过程的演示。

此法形象逼真,便于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掌握,有时要受到时空等的限制。

(三)床边教学法

与课堂教学同步的床边教学为护生提供了学习的真实场景,既能让护生从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到启示,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能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易于被护生接受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护生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PBL教学法应用于护理临床教学中的,有助于培养实习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挥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的积极性,对培养实习护生的评估和判断思维方式和提高其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3]。

床边教学法有助于培养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牢固树立爱伤观念;同时也有助于护生能力的培养(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此外还有助于护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4]。

(四)角色扮演

即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较多的应用于健康评估及临床的病例模拟中,其优点:

1、需多人参与分别扮演角色:可以充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为了获得较高的评价,参与者将会充分表现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参与者会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带有娱乐性功能。

2、具有高度的灵活:角色扮演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自设计的主题,场景的要求下,扮演者灵活表现。

3、按自己的意愿:角色扮演是在模拟状态下进行的,参与者尽可能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出完成。

4、需要配合:角色扮演过程中,需要护生扮演角色之间的配合、交流与沟通,因此可以增加角色之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人们的沟通,自我表达,相互认知等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护生的集体荣誉和团队精神。

5、锻炼机会:角色扮演培训为护生提供了广泛地获取多种工作生活经验,锻炼力的机会。

但角色扮演需要精心设计组织,需要团队合作,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但容易出现个人过度表现等,需要事先强调。要想达到理想的角色扮演效果就必须进行严格的情景模拟设计,同时,保证角色扮演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以纠正随时可能产生的问题。

(五)案例教学法

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客观真实性、较强的综合性、深刻的启发性突出实践性、学生主体性、过程动态性、结果多元化等特点。此法在临床的专业课应用较为合适,而且是护生进入临床之前很好的过渡,利于护生很快适应临床的学习,而且目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也趋于这种案例题型。

此法护生需要具备基本的护理理论知识,而且应具有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果断决策之能。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护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使护生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教学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以及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现代模拟人(HPS)技术的发展,多种护理专业教学方法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而改变。护理专业教学需掌握应用一定的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能总是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模式,总以公式化和模式化的方法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方法,应该善于艺术地,灵活地应用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创造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不同的学生,不拘一格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识与运用往往是衡量一位教师水平与能力的标志。教学过程中,体现多样性教学方法,即“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综合性地进行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和进行品质教育。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只能把各种方法交互或综合的运用、相辅相成,取长补短,才能发挥整体综合效果[5]。

参考文献:

[1]方定志,万学红主编.医学教学方法[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

[2]许虹,裘兴梅等.浙江省6所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C].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论文,2000年.

[3]高井全.床边教学法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09,28(20).

[4]储静,刘燕燕,封维阳.床边教学法在护理本科专业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第20卷,第10期.

[5]郝秀英等.试论现代教学方法的特性[J].大同医专学报,第17卷,第2期,1997年11月.

*本文系内蒙古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NYJGB20100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学政(1975-),男,内蒙古医学院护理学院讲师,硕士,从事护理教学、教学管理。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护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邮编01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