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岳琦

岳琦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路小学730020

摘要: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表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元化的评价可持续发展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表现。

一、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1.多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发展其潜能。每个孩子都天真浪漫,有独特的个性,喜欢得到他人的赞赏、认可,但每个人的智力都是有所差异的。结合这样的学生观,教师应该从多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对每个学生都能抱以积极、热忱的期望,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

2.评价目标的确定要体现差异性。在数学课堂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了的状况。评价目标的确定要体现差异性,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最大公因数》这一内容时,有一道思考、拓展题:小巧匠。三根小棒12cm、16cm、44cm,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能有剩余,每根小棒最长是多少cm?此题学生已经明确,每根小棒最长多少cm就是要求出这三根小棒长度的最大公因数。关于最大公因数的算法,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于是我确定了三个目标:目标1,能用1种方法解决;目标2,能用2种方法解决;目标3,能用2种以上的方法解决。(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这三种目标代表了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分别能够达到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也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学习程度,这种做法有效地克服了“一刀切”的弊端,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

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目前,在我们教学中会比较多地采用终结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某一种学习经历结束之后,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作出全面的总结性的评价。量化评价是以考试、测验为核心,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通过期末考试方式实现,这些考试注重以知识技能为核心,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与熟练程度。这样,学生张扬的个性被抽象成一张张试卷,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图形、试题,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也被简化了。因此,我们应该坚持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1.形成性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它强调评价重心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还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例如,新教材第三册的派车问题:30人去机场,面包车坐8人,小轿车坐3人,你怎么派车?这道题,放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要求设计出本组的派车方案。思维活跃的学生设计出好几种方案:(1)可以派4辆面包车,(2)可以派10辆小轿车;(3)可以派2辆面包车和5辆小轿车等。而那些不爱表现自己的学生,也在小组内积极设计方案,至少他是在思考同伴设计的方案是否合理,这就留给了他思考的空间。最后,经过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推出本组成员认为最佳的方案参加全班的交流。在学生汇报本组的派车方案时,教师还会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们组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想?小组的其他成员对于教师的提问及时进行补充回答。

2.课堂观察。教学中,观察是必不可少的、最常见的评价方法之一。我们通过观察学生课堂上看、听、说、想、做等方面的表现,对学生的观察、倾听、语言表达、问题思考、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等方面分别制定评价细则,设计形象、直观的奖励卡。如:(1)观察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评“智慧星”;(2)观察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及倾听同学的发言,评“听课小明星”;(3)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发言、提问、交流等,评“精彩发言卡”;(4)观察学生是否善于与他人合作,评“团队合作奖”;(5)观察学生能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评“创意小能手”;(6)观察学生能否积极动手操作,评“巧手小明星”。

3.成长记录手册。除了纸笔测试等量化方法外,还可运用课后访谈、行为记录、成长记录袋、数学日记、情景测验、网上交流等质性评价方法。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在成长记录手册中收录学习进步的奖励卡、优秀作业、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以此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过程和进步历程,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情况,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总之,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多采取多元化的评价,多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真正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

[3]《多元教学评价的发展与趋势》.多元智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