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批改作文,发展学生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1

自主批改作文,发展学生能力

宋红军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中心学校256654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作文批改是教师的工作,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但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各种语文活动中,都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参与意识。那么,在作文批改中,如何让学生成为主人,去积极参与呢?首先,要转变观念,正确定位。教师要明确,自己不是作文批改的中心,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一切批改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展开,让他们乐于参与,能够参与。其次,要讲究恰当、合理的方式。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感觉到以下做法能较好地使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来,真正实现自主批改。

一、教师略批,留给学生修改的空间

在传统的作文批改中,讲究教师要全批全改,如果哪个句子或词语、甚至标点的错误,教师没有指出并改正,便有不认真之嫌。但实际上,这种“保姆式”的批改方式有很大的弊端。一方面是教师负担更重,更辛苦,另一方面是学生却收获甚少,甚至于这次的错误下次还出现。为何?因为教师把错误一一指出,或是一一修改,学生成了完全被动的接受,他不会再去思考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如何去改正?所以,我们认为,应该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教师只起一个指点方向的作用。

具体做法是:教师在阅读作文之后,用简单的眉批或总批,指出文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评语去修改。如眉批:“这几句话不够连贯,请把它说得流畅些。”“这一段标点不够准确,请重新考虑。”总批:“本文层次不够清晰,请重新梳理一下思路。”这种教师略批,学生细改的方式,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改正错误,激发他们的内部潜力,也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批改作文,不仅是老师的事,更是自己的事。

二、典型批改,以点带面,让学生学会修改

现在的作文批改中有两个误区。一种是教师很认真地一本一本逐个批阅,细致修改,结果是老师累得头昏眼花,发下作文后,学生却放在一边,不管不问;一种是教师不作切实的修改指导和严格的批改训练,就放手让学生互相评改,最后打上分数,写上评语了事,结果是老师得了清闲,学生乱改一气,一团糟糕。对这两种情况,我们认为,应该把二者合理的结合起来,用教师典型批改与学生互评互改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做法是:教师先对所有学生的作文都翻阅一遍,找出其中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改。部分特别典型的,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板书或印发给学生的方式,师生共同面对同一篇文章,教师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使学生不仅从别人的文章中学到了长处,吸取了教训,也从中学会了如何批改文章。然后,对于其他同学的文章,结合学过的批改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自改、互改、小组改等形式进行评改。这种做法,既能使广大同学都能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来,又能够使他们的活动在正确的引导下合理、有序的进行。

三、评语要丰富生动,让学生乐于接受

教师的评语既要准确、中肯地指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还要讲究艺术性,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首先,评语要充满感情。要改变以往那种刻板的、程式化的冷面孔,而多一些人情味,多一些对学生的理解和关爱,让评语成为师生心灵交流的平台。如:对一些优秀作文,可以写上:“你能写出这样美的文章,我为你喝彩!”对一些作文水平暂时提高不大的同学,可以写上:“我看得出,你很着急,我十分理解你的心情,希望你不要太焦躁,慢慢练,你一定会成功的!”我相信,这样充满感情的评语,一定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他会感觉到,老师就像朋友一样在帮助自己。其次,评语要生动、幽默。没有人喜欢听别人生硬的说教,学生看评语也不例外。在作文评语中,我们只要稍微用心,就能把单调、呆板的语言变得丰富、生动,产生良好的效果。如“这部分内容本不该分段,你却把它搞得‘妻离子散了’”“文章质量上乘,但错别字老是出来捣乱,你下次一定要把它们赶走。”试想,当学生看到这些评语时,还会有被动的接受说教之感吗?他们会在快乐中接受建议,在心情愉悦中修改作文。

四、鼓励学生向教师的评语“挑战”

长期以来,在作文批改中,教师是至高无上的法官。他评判着文章的优劣,决定着作文的等级,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而实际上,学生的每篇作文都有各自的思想和意图,别人有时一下不易感受到,再加上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那么,教师能否每次对几十篇甚至上百篇作文的评价都恰如其分呢?恐怕有时也会失之偏颇吧。

所以,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的评语及所给的等级质疑。评语中给你指的不足,你可以接受,也可以说出自己的见解予以反驳。如有的同学说:“老师,我在文章中为了充分表现人物性格,写了三件事,你说有重复之感,但我在构思时是想用这种写法来突出、强调,我认为这是合理的写法,不是重复。”有的同学说:“你给我的文章评了乙等,但我认为我写出了真情实感,语言和书写也好过以前,我想我可以得甲等。”对于学生的“挑战”,正确的,我们要虚心接受;缺乏道理的,要再次耐心地指出不足,同时,还要表扬他敢于质疑的精神,以保护他参与的积极性;对个别争执不下、难有定论的问题,师生之间可以展开“辩论”,在辩中寻找答案。这种学生挑战评语,师生互动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又使他们更深入地认识到自己文章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弥补教师评价当中的欠缺之处,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