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L”型切口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足跟骨位移骨折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改良“L”型切口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足跟骨位移骨折的效果观察

梁凤蕊

梁凤蕊

(河南省濮阳市红十字医院骨科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目的:比较改良“L”型切口对比传统跟骨外侧“L”型切口两种方法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位移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足跟骨位移骨折患者74例88足,进行X线片检查和CT扫描,检查患侧跟骨侧位、轴位和跟骨的冠状位、轴位和矢状位,Sanders分型:Ⅱ型28足,Ⅲ型30足,Ⅳ型20足;坠落伤65足,交通事故伤23足,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47.2±7.3)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37人;实验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21例,45足;对照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9例,43足;实验组采用改良跟骨外侧“L”型切口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跟骨外侧“L”型切口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3个月复诊,对两组患者进行足踝功能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患足优良率81.4%,低于实验组的91.1%,发生创缘皮肤感染对照组、实验组各1例,对照组关节僵硬2例。两组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L”型切口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位移骨折术后足踝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传统“L”型切口方法。

【关键词】改良“L”型切口;内固定;跟骨位移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098-02

跟骨,位于足后下部,是七块跗骨之中最大的一块,构成踵即脚后跟。跟骨骨折是跗骨骨折中发生率最高的,多发人群为成年人,多数是由高处坠下、足跟直接遭受垂直撞击,挤压致伤因素所导致,临床常见症状为:足跟部疼痛剧烈无法着地行走,伴有明显瘀斑和肿胀,以及跟骨压痛等[1]。本研究是我院采用改良“L”型外侧切口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对比传统切型手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足跟骨位移骨折患者74例,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40例,均进行X线片检查和CT扫描,检查患侧跟骨侧位、轴位和跟骨的冠状位、轴位和矢状位,经影像诊断均为闭合性跟骨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标准分类,Ⅱ型28足,Ⅲ型30足,Ⅳ型20足;坠落伤65足,交通事故伤23足,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47.2±7.3)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37人;实验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21例,45足;对照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9例,43足;实验组采用改良跟骨外侧“L”型切口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跟骨外侧“L”型切口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比较有意义。

病例选择标准:①闭合性新鲜骨折。②符合Sanders分型Ⅱ型、Ⅲ型、Ⅳ标准。③无合并其他跗骨骨折以及关节脱位情况。④非病理性骨折。⑤无手术禁忌症和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等疾病。⑥非糖尿病足。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处理所有患者入院后需使用厚棉片或石膏进行固定,将患侧肢体太高,经过冷敷消肿等处理后,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处于平稳状态,患足无肿胀,足部皮肤皱褶试验呈阳性后,准备手术,手术时间为受伤入院后5~10d,平均7.5d。

1.2.2手术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双侧患者采用俯卧位,均进行硬膜外麻醉,患侧绑止血带,对照组手术采用传统“L”形切口:自外踝3cm处开始,向下与跟腱方向平行行刀,到达跟骨下与足底平行向前行刀,达90°左右直角,切至足背与足底交界处下方第5跖骨底,锐性剥离皮瓣露出外侧骨膜,跟骨外侧面、跟距及跟骨关节,注意不能伤及腓骨长短肌腱及腓肠皮神经;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L”形切口:自外踝尖3cm处纵行向下切弧形切口,成150°弧形切口横行部分与传统切法略上移平行,到达跟骰关节处,可清晰暴露跟骰关节、腓骨长及短肌腱远侧端,避开腓肠神经。掀起皮瓣,使用克氏针从皮瓣下分别从腓骨远端、距骨颈、骰骨三处钻入,牵引上方皮瓣,减少拉钩持续牵拉,更大程度地保护皮瓣血运。清楚暴露出关节面和位移部分,撬开外侧壁,暴露塌陷处进行复位,骨缺损程度较大的患者需进行自体骨或异体人工骨植骨,植骨时需注意用量及位置,避免过多或位移。C型臂X线下纠正Bohler角、Gissane角到位,放置塑形骨解剖钢板,螺钉进行内固定。无菌水冲洗拔出克氏针,设置引流管,逐层进行缝合,加压包扎[2]。

1.2.3术后处理抬高患侧,进行局部冰敷及药物消肿处理,预防术后感染,常规抗生素治疗3d,2d内拔除引流条。术后3d,根据患者愈合情况及疼痛承受范围内进行早期足趾活动、一定程度踝关节活动,2~3周拆线,可下床,8周后可以开始部分负重,12周进行全足负重。出院后进行4次复诊,每3个月一次,并进行X线片和CT检查患足侧位、轴位情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1.3效果评价标准

术后第一次复诊,对两组患者进行足踝功能效果评价,评分标准:优:患足无疼痛感,能够正常行走;良:患足可进行基本行走,偶有痛感;中:患足跛行并且伴有疼痛;差:患足疼痛,有关节僵硬、皮肤感染等并发症[3]。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患足功能情况,进行足踝功能评分,对照组患者患足有35足达到优良以上,占总数的81.4%,低于实验组的91.1%的优良率,关节僵硬对照组、实验组各1例,对照组创缘皮肤感染2例。两组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患足足踝功能情况比较

*

3.讨论

近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跟骨位移骨折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切口暴露出的关节面,能够清楚的了解关节位置和骨损伤程度等,而改良后的切口,增大角度,采用弧度行刀,使两侧的组织层次相距更近,方便缝合时组织相对应以及更大程度上的保护皮瓣供血[4];另一方面,弧形刀口相对直角刀口,在掀起皮瓣和最后皮肤缝合时,所受到的牵引力及张力均要小于传统的直角切口,进一步保护皮瓣组织,减少皮瓣坏死、皮肤感染发生率。传统直角切口位于跟骨外侧与足底外缘交界处,属于不同的供血系统,切开后,增加出血量,减少供血量,破坏血循环,而改良切口后,切口位于外侧跟骨动脉与外踝动脉、外侧距骨动脉之间,为两侧组织保留更多的供血,减少对血液循环的破坏,增强创口的愈合能力[5]。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足踝功能比较,实验组优、中足均高于对照组,差足少于对照组,优良率91.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并无皮肤感染病历发生,可见改良“L”形切口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位移骨折,能够提高术后足踝关节功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志勇,魏人前,郭涛.外侧改良L形切口与传统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4,7(20):50-51.

[2]梁军,辛景义.改良外侧"L"形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2,8(8):751-755.

[3]王立新,汪文录,秦建英.外侧改良L形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2013,7(10):27-29.

[4]徐建民,安宏强.皮瓣血运PPG监测在跟骨骨折两种外侧切口应用的研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06):513-518.

[5]杨振军,何新泽,孙勃等.改良“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及并发症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2015,23(12):112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