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测算及影响要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我国省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测算及影响要素研究

雷善玉

ChineseProvincialLargeandMedium-sizedIndustrialEnterprisesTechnologicalInnovationEfficiencyCalculationandInfluencingFactorsResearch雷善玉LEIShan-yu曰王振兴WANGZhen-xing(大连理工大学,大连116000)(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Dalian116000,China)

摘要院使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评价2001-2010年中国25省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并对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外部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消化吸收能力负向影响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及科研机构参与强度、企业规模、企业内科技活动的密集程度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正向影响。

Abstract:Thelargeandmedium-sizedindustrialenterprisetechnicalinnovationefficiencyin25provincesandregionsofChinafrom2001-2010isevaluatedwithDEA-Tobittwo-stagemodelandtheexternalenvironmentfactorsthataffectthetechnicalinnovationefficiencyareanalyzed.Theresultsshowthatthetechnologydigestionandabsorptionabilitynegativelyaffectstheinnovationefficiencyandtheparticipationdegreeofuniversityandscienceandresearchinstitutioninuniversity-industrycooperation,enterprisescaleandtheintensivenessdegreeofscientificactivitiesinenterprisehavepositiveeffectontheinnovationefficiency.

关键词院技术创新效率;DEA-Tobit两阶段模型;大中型工业企业;影响要素Keywords:technologyinnovationefficiency;DEA-Tobittwo-phasemodel;largeandmedium-sizedindustrialenterprises;influencingfactors中图分类号院F403.6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9-0148-02

0引言

技术创新效率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全面了解目前我国各省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整体情况,特别是面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掌握区域之间创新效率的差异及归纳研究影响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各区域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措施,制定出更符合区域实际的自主创新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方法与数据描述目前,DEA(dataenvelopment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国内外学者对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之间的决策单元的效率测算主要采用的方法,它是基于“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系统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的范围包括我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海南、青海、陕西及上海的数据缺失严重,所以不列入研究范围,重庆作为新的直辖市,以前的数据均计入四川省,因此本文将重庆并入四川统计)。数据来源于2002-2011年各期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结合指标合理性和数据可得性两个原则,本文选取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技术引进、改造、消化吸收总额为投入指标,专利申请授权数、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指标。在研究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方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淤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强度:以高校及科研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在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所占的比重来表示;于企业规模:用各地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表示;盂科技活动密集程度:以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及有科研机构的企业数总和在大中型工业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榆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以技术消化吸收、改造的经费支出总额在技术引进、改造、消化吸收及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来表示。

2实证结果与分析

2.1第一阶段DEA分析根据deap

2.1软件计算结果:近10年来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指数明显下降(年均降低7.5%),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变化幅度不明显(纯技术效率年均增长0.8%,规模效率年均增长0.2%),这导致了技术创新效率指数明显下滑(年均下滑6.6%)。

本部分用stata11.0软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参与强度与技术创新效率正相关,但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并不显著;相关性比较强的分别是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和企业规模,其系数分别为-0.122及0.140。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效率成正相关,适当提高企业规模可以提高企业绩效,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科技活动密集程度在95%渐近精炼置信区间内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其系数值仅为0.017,虽然与技术创新效率成正相关关系,但影响程度较微弱。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及科研机构参与强度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是由于部分高校及科研机构资金匮乏及自身能力限制导致技术创新需求不足,使得他们在产学研合作中处于相对被动的角色难以使产学研合作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本文研究的实证结果显示,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并没有促进作用,反而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考虑到企业所评价的有价值的外部知识经过获取后,并不必然意味着企业有能力利用这种知识并进行再创新把其转化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新技术演进路线不一定是会自然实现的。如若在两个能力或三个阶段的衔接中出现了问题,都会造成创新效率低下、停滞甚至后退的现象。在2001-2010这十年间,我国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技术消化吸收、改造经费一直稳步上升,但是技术创新效率却没有提升,原因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对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消化吸收的阶段。

3结论及政策建议本文利用DEA-Tobit分析方法采用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10年的面板数据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以下基本结论:淤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2001-2010年平均技术创新效率为0.934,在这10年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近几年有逐渐好转的趋势,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大部分年份处于下降趋势。于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强度、科技活动密集程度、企业规模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正的影响。盂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这些结论为我们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的指导意义在于: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引进、消化吸收的阶段,要更加注重再创新的过程,做好三个阶段的衔接,这样才能着实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根据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结果,各地政府还应加强市场环境建设,鼓励企业壮大规模;加强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强度,适当增加高素质研发人员的数量,尤其是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要在技术引进的同时加大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改造力度、加速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院[1]Charnes,Abraham,WilliamW.Cooper,andEdwardoRhodes."Measuringtheefficiencyofdecisionmakingunits."?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6,1978:429-444.[2]J.I.Sirvent.Measuringscaleeffectsintheallocativeprofitefficiency[J].Socio-EconomicSciences,2012,46:242-246.[3]A.Celen.EfficiencyandproductivityoftheTurkishelectricitydistributioncompanies:Anapplicationoftwo-stage(DEA&Tobit)analysis[J].EnergyPolicy,2013,63:300-310.[4]冯宗宪,王青,侯晓辉.政府投入,市场化程度与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28):3-17.[5]唐玲,杨正林援能源效率与工业经济转型—基于中国1998~2007年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0):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