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新理念新方法让地理教学课堂活起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1

引用新理念新方法让地理教学课堂活起来

杨丰祥

杨丰祥河北省邢台县路罗中学054014

摘要:作为一门学科,地理课不能花费学生大量时间去学习,如何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求得最大的学习效果、追求效率的最大化,是我们要关注的。笔者结合实际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出提问的几点注意事项,在地理课堂中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成效。学生的进步、发展靠教师去启发、诱导,教师掌握着激发和满足学习需要的手段,可以说教师作用的发挥是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状态则是地理教学是否成功的可靠标志之一。

关键词:新理念新方法地理

学生的进步、发展靠教师去启发、诱导,教师掌握着激发和满足学习需要的手段,可以说教师作用的发挥是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状态则是地理教学是否成功的可靠标志之一。因此,我在地理教学中从“巧”字入手,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做了积极的探索,收到了一定效果,现简述如下:

一、巧设导语,灵活激趣

俗语说“万事开头难”,每节课的引言是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是一个值得精心设计的部分,引言处理得好,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按设置的思路进入课题。因此,引言的设计力求新颖、巧妙和多样化,尽量避免节节课复习导入。教师应根据与地理课题内容有联系的知识和现象设计引言,灵活把握。

二、发现式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当新旧知识联系密切、新学知识相对难度不大时,可以使用发现式教学模式。如在学习“等温线”这一概念时,就可让学生联系等高线这一概念,另外如等深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巧玩游戏,寓乐于教。

三、巧吟诗歌,引人入胜

古诗词中有许多优美诗词同地理知识息息相关,在地理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引用诗句进行教学,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讲中国气候中的“梅雨”时借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梅子黄时日日睛”、“熟梅天气半阴睛”,讲河流和湖泊时借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等,都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巧用漫画,以新引趣

漫画不仅主题鲜明、寓意深刻,而且富有启发性,能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具体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漫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把知识传授和思维训练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以促使三维目标的实现。

1、借助漫画设计问题。

如“钓鱼者的困惑”反映了水资源对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为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漫画的含义,设计如下问题:(1)为什么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要不断增加?(2)造成水资源危机的原因是什么?(3)人们怎样保护水资源?通过回答问题,学生不仅较好地获得了水资源的有关知识,而且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及紧迫感,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

2、剖析漫画的内涵,理解含义。

如“苦难的母亲”含义为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人类的废弃物污染环境,人口过多超过了环境供应能力,人类无节制地滥用资源,使环境恶化。

五、课堂提问的方法与对策

首先要避免犯提问的通病。

(1)提问不能随意、没有针对性,不能过于简单。如问学生“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行不行”、“能不能”等,学生齐答了事,根本没有动脑筋,这种简单的提问是毫无意义的。

(2)提问不能脱离实际或者过深过难,学生不知从何答起。如在讲《季风气候显著》一文时,讲完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部和南部辽阔的海洋,以温暖湿润的偏南风为主之后,继续提问:谁来解释东南季风是如何形成的?这样的问题太难,学生们你望我、我望你,不知怎样回答。

其次,要注意把握提问的尺度。

(1)提问要难易适度。我们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同时,问题应提得比学生的实际水平略高一些,这样让他们“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状态更容易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2)提问要把握教材、紧扣目标。在有限的课堂上,教师要考虑所提问题是否有价值、有效果。问题的设计不可“离题”太远,不宜“旁敲侧击”,应集中、简洁,紧扣教学目标,使提出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体系和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教师的提问应依照教学目标理出明晰的思路。

再次,提问要注意技巧。

问题提得好,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恰当的学习行为。教师提问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既要注意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学习问题,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里的关键首先就是要有“科学的问题”。

总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使学生由“趣”生“动”,在“动”中学,在“乐”中学,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会浓厚。同时教师就要找准问题,循循善诱,通过提问来达到预设目标。好的问题能帮助学生思考,激发起求知欲望,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从教师方面看,也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