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浅析

/ 1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浅析

张志华

张志华(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人民医院吉林白山134702)

【中图分类号】R681.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0255-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多见的一种引起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病理改变,又是临床医生极感兴趣又感棘手的疾患。它的主要改变在于神经根受压,水肿、充血和炎症,除腰部症状外,主要临床表现于大腿和小腿外侧,而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改变局部组织血液循环,解决神经根的压近机制。

腰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腰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它的形状象个压扁的算盘珠,由髓核、软骨板、纤维环三部分组成。当由于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由于脊髓由间盘的后方经过,当突出的间盘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或大小便失禁、甚至引起瘫痪时,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症。

腰椎共有五个,它们是借椎体与椎弓相互连接成的一个整体,椎弓和椎弓之间又由关节、弓间韧带、横突韧带及棘间韧带连接,弓间韧带上起自上椎弓板下缘的前面,向下止于下椎弓板上缘的后面。临床上此韧带肥厚可压迫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椎间盘是由上下各一位于椎体骺体之内的两块软骨板,纤维环髓核三部分组成,它的周围部为纤维环,分为内、中、外三层,各层由粘合样粘合物连接,外层纤维环有游离神经末梢,因此纤维环破裂是引起腰痛的主要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椎间盘中部白色而弹性的胶样物质为髓核,椎间盘突出即是指纤维破裂、髓核组织向外突出。

腰椎间盘主要起弹性垫,可缓和外力对脊柱的震动,增加脊柱过动幅度的作用。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综合病史、临床体征检查,腰椎X片、CT片、MRI和脊椎管造影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其现因是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出现腰腿痛毓神经症状,如腰疼痛,活动障碍,下肢放射性疼痛及下肢感觉异常,排便无力等,此病时有遇劳加重,得息可缓解等现象。

治疗方法:取脊柱两边的压痛点为阳性反应点,常规消毒,针刀垂直刺于皮肤,快速进刀,刀中线与脊柱纵轴平行,深度4cm左右,切开横突韧间肌,然后再取脊柱间隙进刀,刀口线与脊柱纵平行,针刀通过棘间韧带后,调转针刀90度,紧贴棘突上缘进刀,直到手下有落空感即止,切割3~4刀,也就是部分黄韧带,术后创可粘贴,7天一次,一般2~3次可治愈。治疗机理由于突出物(间盘)压迫了神经根,引起神经根充血水肿,炎性渗出物与周围组织粘连,另外由于突出的间盘组织挤压神经根出现神经症状通过针刀切棘间及横突,黄韧带,使椎管内压减小,使受压迫的神经根得到松解,椎间盘减轻压力,使髓核回纳,有利于神经根水肿消退和吸收,调整椎间盘与神经根的关系,消除突出物的原有压和,而达到恢复正常。

典型病例高某,男,35岁,个体,因腰扭伤而致腰腿痛,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诉腰及右下肢剧烈疼痛,行走障碍,不能卧床,查体:患者痛苦表情,波动在左侧卧位腰椎生理弯曲消失,腰椎向左侧变,腰椎4,5棘旁,棘间压痛,叩击痛,并向左下肢放射性疼痛,右足显见趾背屈,伸均无力,右膝健反射弱,右直腿抬主20度,加强试验(+),左(-),自带CT报告不腰4,5间盘突出,来我院后,拟小针刀治疗后,次日是,该病人能独自行瞳,疼痛基本消失,右下肢功能恢复正常,近半年未复发。

周某,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骨质增生症住某医院手术,腰腿痛症状元缓解,一月后该医院请来外科专家行第二次手术,但仍没解除病痛,以致影响正常生活。后经人介绍到我医院报着试试看心理前来治疗,用针刀松解,药栓植入等5次治疗完全康复至今。

刘某,女,47岁,林场教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久治不愈,无法坚持工作而长年病休,2007年7月慕名前来求治,经4次治疗后痊愈,至今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