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在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核磁共振在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江晓鸿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在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接收治疗的6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螺旋CT的诊断方式,予以观察组患者核磁共振的诊断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韧带拉伤、骨质增生、软组织肿胀、韧带断裂伤、半月板变形、半月板裂痕性损伤以及关节间隙变窄的诊断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使其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漏诊率为3.13%,对照组的漏诊率为21.21%,差异使其统计学成立(P<0.05);而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诊断精准率为96.87%,对照组的诊断精准率为78.79%,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使其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能有效诊断膝骨关节炎病症,而且诊断精准率较高,为临床诊断提供充足的依据。

【关键词】核磁共振;膝骨关节炎;CT诊断

膝骨关节炎可谓是骨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此病症是一种慢性的关节疾病,它主要是因为骨关节软骨层面出现继发性骨质增生和退行性变导致的[1]。伴随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临床上出现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十分常见,而且逐年上涨。对于此病症必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的对症下药。就目前而言,临床上关键的诊断措施就是核磁共振和螺旋CT等诊断方式,而且每种诊断方式都具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2]。因此笔者在本文中选取我院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5例进行了相关研究。具体研究报告如下文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接收治疗的6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2例,有男性患者16例,有女性患者16例,年龄分布在5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22±4.55)岁,病程在1年-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03±1.25)年;而对照组患者为33例,有男性患者18例,有女性患者15例,年龄分布在52-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74±4.03)岁,岁病程在1年-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11±1.65)年。通过对这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本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没有明显的差异,使统计学无意义(P>O.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CT的诊断方式,采用东芝64排螺旋CT,层厚为1毫米,层间距为1毫米,患者仰卧位,对其进行膝关节扫描。观察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诊断方式,采用西门子3.0T高场核磁共振断仪器,将患者的膝骨关节应用的专用线圈进行捆绑,对此部位进行扫描,让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双膝弯曲,向外旋20度左右,然后对其冠状位和矢状位进行间距为0、层厚为5毫米的扫描措施,将其视野调制在220-250的范围内,呈256×192矩阵形式。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韧带拉伤、骨质增生、软组织肿胀、韧带断裂伤、半月板变形、半月板裂痕性损伤以及关节间隙变窄的诊断率进行对比与观察,并进行详细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与整理。用±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值检验计量数据,然后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当研究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时,其统计学存在意义(P<O.05)。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韧带拉伤、骨质增生、软组织肿胀、韧带断裂伤、半月板变形、半月板裂痕性损伤以及关节间隙变窄的诊断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使其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图像见图1所示。

表1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对比[n(%)]

3讨论

膝骨关节炎可谓是骨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此病症的临床症状表现形式为关节疼痛、关节肿痛以及活动功能受到阻碍等[3],而且出现此病之后,患者的软骨组织会出现变形等现象,给患者身心带来一定打击,影响其生活质量。据相关文献表明,老年人患有膝骨关节炎疾病的发病率极高,并且每年不断增加。因为老年患者的身体各项功能都在不断衰减,因此给此病症的治疗带来一定难度。临床上诊断膝骨关节炎病症的主要诊断方式为核磁共振和螺旋CT诊断两种方式,其中CT诊断方式能有效监察处人体骨骼结构,而且能清楚的观察出患者的骨小梁以及骨皮等情况,但是它不能清晰的呈现出关节的韧带和软骨,此诊断方式比较适用中晚期的病变患者。核磁共振诊断方式比螺旋CT的显示效果更好,其分辨率较高,还可以对患者进行多参数、多方位呈像,而且没有射线辐射,与此同时能够对患者的半月板损伤程度进行分级,并且清晰显示患者的关节积液分布情况,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医学的不断采纳与推广。

通过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韧带拉伤、骨质增生、软组织肿胀、韧带断裂伤、半月板变形、半月板裂痕性损伤以及关节间隙变窄的诊断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使其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漏诊率为3.13%,对照组的漏诊率为21.21%,差异使其统计学成立(P<0.05);而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诊断精准率为96.87%,对照组的诊断精准率为78.79%,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使其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总而言之,核磁共振能有效诊断膝骨关节炎病症,而且诊断精准率较高,为临床诊断提供充足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刘焕珍.核磁共振在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4):13-15。

[2]张欣贺,张晓亚,杨红耀.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2):47-48。

[3]许艳文.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核磁共振的诊断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3):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