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甲硝唑新用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浅谈甲硝唑新用途

张丽萍

张丽萍(新疆库尔勒市巴州人民医院药剂科新疆巴州841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甲硝唑目前在临床上的各类新用途,其主要运用的各类方法

【关键词】甲硝唑新用途

【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6-0284-02

甲硝唑属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又名甲硝达唑、川硝基羟乙唑、灭滴灵、灭滴唑主要用于抗滴虫、抗阿米巴原虫和抗厌氧菌感染的治疗。甲硝唑对厌氧菌的作用早在1962年就有报道,但未曾有过评价。直至1978年才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1980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监督局正式批准用于厌氧菌感染,目前国内已广泛运用于临床,现将其新用途加以介绍。

1治疗感染性腹泻

用法:口服,400毫克/次,3次/日;内服癫茄合剂10毫克/次,3次/日,3日1疗程。有人报告用甲硝唑治疗成人感染性腹泻患者35例,经1个疗程愈者21例,2个疗程治愈者6例,3个或4个疗程治愈者7例,无效者1例。治愈率为97.14%。

2治疗伪膜性肠炎

用法:口服,400毫克/次,3次/日,15日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至症状消失为止。般服药2~5日腹泻可停止。

3治疗牙周炎

口腔部位腔隙较多,利于细菌生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主任陈世璋说,研究显示,成年人牙周炎时,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所占的比例,约为75%。在口腔科炎症的治疗中,抗厌氧菌类药物应用比较普遍。主要用在以下方面:慢性成人牙周炎,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一周后停药,药效可以维持1―2周;慢性牙周炎急性发作,或由厌氧菌造成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如颌面部的间隙厌氧菌感染、上颌窦炎等,需要与其他抗生素联合用药,静脉点滴3―5天。

4治疗胃及十二直肠溃疡

用法:口服,200毫克/次,4次/日,6周为1个疗程。有人报告用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患者140例,经用药1周后,疼痛缓解率为93.77%,近期治愈率为92.85%,总有效率为100%。疗效明显优于西咪替丁治疗的对照组。

5治疗足

用法:先将患足用温水清洗抹干,将甲硝唑粉涂抹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7日为1个疗程。有人报告用甲硝唑粉治疗足癣患者91例,其中治愈者86例,总有效率为97.8%。

6治疗支气管肺炎感染引起的久咳性伴脓痰

用法:内服甲硝唑,分3次口服,20~30毫克/(公斤体重•日)。疗程为2周。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为止。服药期间忌烟酒。《老药新用途》记载,用甲硝唑治疗上述呼吸道感染所致的久咳伴脓痰患者,疗效显著。用药后可迅速控制感染,改善自觉症状,疗效优于用诺氟沙星治疗的对照组。

7驱蛔虫

用法:口服,饭后半小时服,400毫克/次,连续服药3天。有人报告150例,其中,驱虫总有效率为54%,且副作用低。

8治疗疥疮

一般常用方法;取复方甲硝唑软膏涂搽患处,每天早、晚各1次,3日为1个疗程。治疗时患者需隔离,换出的衣物、被褥要作消毒处理。搽后3日内不得沐浴与更衣,以保持药效。有人报告用复方甲硝唑软膏治疗疥疮患者200例,其中,治愈者192例,总有效率为99%。另有人用2%甲硝唑地塞米松软膏治疗疥疮患者870例,其中治愈508例,总有效率为97.3%。

9治疗破伤风

除用于各种外科手术的厌氧菌感染的防治外,甲硝唑对破伤风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外其最低浓度为0.01mg/ml,动物实验证明对防治实验性破伤风小鼠有效因此引起临床重视。1985年Ahmadsyah等报告了173例破伤风患者,分为两组,甲组97例,口服甲硝唑500mg,96h.或直肠栓剂1000mg。乙组76例,肌注普鲁卡因青霉素150万u。疗程均为7-10天。所有患者入院均肌注TAT2万u/d.共7天。同时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并同时给与安定或氯丙嗪以减少肌痉挛。或强直反射。结果甲组死亡7人,死亡率为7,乙组死亡18人。死亡率为24%。两组差异显著,存活患者住院时间甲组比乙组短5天。症状改善和治疗反射也明显优于乙组。

甲硝唑治疗破伤风主要是抑制破伤风杆菌。从而杜绝外毒素的产生,因此,早期应用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对于已产生的外毒素无治疗作用。需并用TAT及抗痉剂等综合措施。

10甲硝唑湿敷治疗烧伤创面感染

孙云碧报告1例小腿浅二度烧伤患者开始用肌注青霉素,链霉素,口服四环素,创伤涂麻油散。第八天见创面感染积脓,创面改用利凡诺湿敷。第二十四天创面仞红肿,停用抗生素,以常规消毒,剪去坏死皮,做常规清洗之后,用甲硝唑湿敷三天,同时服用药物治疗,创面脓液明显减少,患者自觉创面减轻。直至第七天,创面洁净,新生皮肤生长良好,停止湿敷,3天后出院,该法廉价方便,简单易行,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林咸熙,等.新药与临床,1988;7(3):169.

[2]宋子元等,实用内科杂志,1988(2);27.

[3]何家生,等.新药与临床1985;4(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