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中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薄荷中药应用

刘凤华

刘凤华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红十字医院150000

摘要:目的:讨论薄荷中药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主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以及肝郁气滞,胸闷胁痛等。

关键字:薄荷中药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的茎叶。我国南北均产,尤以江苏、江西、浙江产者为佳。收获期因地而异,一般每年可采割2~3次,鲜用或阴干切段生用。

[处方用名]薄荷、薄荷叶、薄荷梗、苏薄荷。

[药材特征]茎方形,表面黄棕色或紫色,有节和棱。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中空。叶对生,多卷缩或破碎;表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有时可见腋生的药序上残留花萼。气芳香,味辛、凉。以叶多、色深绿、气味浓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薄荷醇,又称薄荷脑。其次为薄荷酮、异薄荷酮。此外,还含薄荷烯酮、茨烯、蒎烯、柠檬烯、迷迭香酸和兰香油烃等。

[药理研究]1.发汗解热作用:口服小量薄荷可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而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而增加散热。

2.局部作用:薄荷醇和薄荷酮对皮肤都有刺激作用。薄荷醇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首先产生冷感,随后有轻微的刺灼感,皮肤温度略有升高,且可缓慢透入皮内,引起长时间的充血,并反射性引起深部血管变化,调整血管的功能,而达到治疗作用。

3.抗菌作用:薄荷感受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肠炎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等有抗菌作用。

4.抗病毒作用:薄荷煎剂10mg/ml在原代乳兔肾上皮细胞培养上能抑制10-100TCID50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增大感染量则无抑制作用。同属植物欧薄荷水提取物,鸡胚实验证明,对单纯疱疹病毒、牛痘病毒、Semliki森林病毒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但对流感病毒A和B无效。

5.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吸入薄何醇蒸气81mg/kg,能增加麻醉兔呼吸道粘液的分泌,降低分泌物比重。吸及243mg/kg则降低粘液排出量。这可能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粘液细胞所致。薄荷能减少呼吸道的泡沫痰,使有效肺通气腔道增大。用于鼻炎、喉炎时可能由于薄荷醇能促进分泌,使粘稠的粘液稀释,而表现明显的缓解作用。

6.对消化系统作用:薄荷油对小鼠离体肠肌有解痉作用。但在整体实验中不能促进肠的推进蠕动,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薄荷油能健胃,可能是由于它刺激嗅觉和味觉引起的继发作用。薄荷醇与薄荷酮以260mm/kg给大鼠灌胃,表现出强大的利胆作用。给薄荷醇3~4小时后,胆汁排出量约增加4倍,随后作用减弱。薄荷酮作用较持久,服药5小时后胆汁排出量增加50%~100%。

[功效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主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以及肝郁气滞,胸闷胁痛等。

[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期,邪在卫分,发热,头痛,微恶风寒等。常与银花、连翘、荆芥等配伍,如银翘散。

2.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本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用治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每与桑叶、菊花、蔓荆子等药配伍;若治风热壅,咽喉肿痛,多与荆芥、防风、桔梗、僵蚕、生甘草等药同用。

3.用于麻疹透发不畅或风疹瘙痒。本品宣散作用可助其透发,用治风热外束肌表,麻疹透发不畅,可与牛蒡子、荆芥、蝉蜕、紫草等配伍;治疗风疹瘙痒,每与防风、苦参、白鲜皮等同用。

4.用于肝气郁滞,胸闷,胁肋胀痛,月经不调诸证。本品能疏肝解郁,常以少量的薄荷配伍柴胡、白芍、当归等,如逍遥散。

此外,本品芳香辟秽,还可用治暑邪内郁引起的痧胀,腹痛吐泻等证。常与藿香、佩兰、香附等同用。

现代报道,可用于:1.急性乳腺炎:将薄荷、橘叶各60克,水煎过滤,用毛巾浸煎液热敷患部,日一剂,早晚各敷一次,治疗40余例(未溃脓者),均获良效。

2.慢性荨麻疹:取薄荷15克,桂圆干6枚煎服,日2次,连服2~4周。治疗40例,显效32例,好转4例,无效4例。

3.咽炎:薄荷、玄参、麦冬、甘草各15克、共研成粗末,分装小袋。治疗慢性咽炎80例,痊愈40例,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

4.急性结膜炎:车前子(草)50克,薄荷10克,分二次煎汤至500~600ml,待药汤凉后用消毒纱布蘸药液洗患眼,洗时拨开上眼眼睑,使药液进入眼球结膜,日一剂,洗3-5次,至痊愈为止。治疗红眼病12例,连洗3~5天痊愈者7例,洗6-7天愈4例,洗7天以上者1例。

5.黄褐斑:薄荷、柴胡、栀子、黄芩、莪术、赤芍、当归、红花、陈皮、甘草各10克,水煎服,日一剂。治疗45例,痊愈6例,基本痊愈23例,显效12例,无效4例。

参考文献:

梅全喜.基层中药杂志1997